14日晚間,東方日升(300118)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募資5.5億元收購江蘇斯威克100%股權,后者為光伏上游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商。
這是9月份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以來,首家A股光伏公司對外實施并購。
東方日升高價并購
停牌兩個多月的東方日升,終于揭開了并購面紗,公司將向趙世界、王博文、楊海根、趙廣新、常州來邦投資發行股份,收購江蘇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8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斯威克主要從事太陽能EVA膠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東方日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東方日升表示,通過并購,公司光伏產業鏈將得以向上游延伸,有助于公司盈利能力水平的提升。
不過,記者注意到,上述收購方案中,對江蘇斯威克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為5.51億元,較1.37億元的賬面值相比增值額達到了4.14億元,增值率達到了301.18%。
行業低迷的大背景下,東方日升為何高價并購?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1-8月,江蘇斯威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1.26億元元、1.98億元和1.59億元,對應凈利潤約1527.26萬元、3700.86萬元和3213.97萬元,盈利能力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有著密切的業務來往,東方日升多年來均為江蘇斯威克的大客戶。
行業抄底雷聲大
每一次行業低谷,都是洗牌、整合并購的大好時機。已在“寒冬”中掙扎兩年多的光伏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并購契機。
9月17日,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業規范條件》,明確對于光伏制造企業規模、產能、產品性能設定了嚴格的量化標準。
工信部有關官員表示,其用意是通過提高行業各方面標準,淘汰無序競爭的低水平產能,同時加快推進中小光伏企業兼并重組。
據悉,工信部主導制定的《光伏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目前已完成修訂,將于近期正式出臺。
記者注意到,上述文件公布之前,國內光伏行業兼并重組已經暗流涌動。
早在今年3月,國內光伏巨頭無錫尚德因大量債務違約而被實施破產重整。10月8日,香港上市公司順風光電以“黑馬”之姿成為接盤候選人。
另一家光伏龍頭江西賽維也不得不變賣資產抵債。9月13日,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公示結束,通威集團以8.7億元價格成功接手合肥賽維。
A股光伏并購遲緩
有政策支持,再加上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效應,能否拉開光伏行業的并購大幕?
記者梳理后發現,東方日升是9月份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以來,首家對外實施并購的A股光伏公司。
此前,華北高速2.25億元收購江蘇徐州豐縣23.8MW光伏電站,通威集團接手合肥賽維,均為“跨界”經營。
面對行業整合,A股光伏企業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一線的光伏企業,都在海外上市了。A股市場中的光伏概念股,要么是半路出家殺進來的,要么是規模居中的科技型公司,并購動力和資金實力都有欠缺。”
上海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向《金證券》記者坦言,“雖然有利好政策,但真正要享受政策紅利卻不容易。以電價補貼為例,發電要被電網吸納后才能被認可。并網許可證,批地建電站,每一樣都不輕松。”
有業內分析認為,由于前幾年光伏行業迅速發展,大企業早已將產能擴張至飽和程度,不存在為擴大生產規模而產生的兼并重組需求。同時,一般中小企業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又相對落后,所以實施兼并重組對于大企業來說基本無利可圖。
這是9月份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以來,首家A股光伏公司對外實施并購。
東方日升高價并購
停牌兩個多月的東方日升,終于揭開了并購面紗,公司將向趙世界、王博文、楊海根、趙廣新、常州來邦投資發行股份,收購江蘇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8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斯威克主要從事太陽能EVA膠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東方日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東方日升表示,通過并購,公司光伏產業鏈將得以向上游延伸,有助于公司盈利能力水平的提升。
不過,記者注意到,上述收購方案中,對江蘇斯威克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為5.51億元,較1.37億元的賬面值相比增值額達到了4.14億元,增值率達到了301.18%。
行業低迷的大背景下,東方日升為何高價并購?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1-8月,江蘇斯威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1.26億元元、1.98億元和1.59億元,對應凈利潤約1527.26萬元、3700.86萬元和3213.97萬元,盈利能力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有著密切的業務來往,東方日升多年來均為江蘇斯威克的大客戶。
行業抄底雷聲大
每一次行業低谷,都是洗牌、整合并購的大好時機。已在“寒冬”中掙扎兩年多的光伏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并購契機。
9月17日,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業規范條件》,明確對于光伏制造企業規模、產能、產品性能設定了嚴格的量化標準。
工信部有關官員表示,其用意是通過提高行業各方面標準,淘汰無序競爭的低水平產能,同時加快推進中小光伏企業兼并重組。
據悉,工信部主導制定的《光伏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目前已完成修訂,將于近期正式出臺。
記者注意到,上述文件公布之前,國內光伏行業兼并重組已經暗流涌動。
早在今年3月,國內光伏巨頭無錫尚德因大量債務違約而被實施破產重整。10月8日,香港上市公司順風光電以“黑馬”之姿成為接盤候選人。
另一家光伏龍頭江西賽維也不得不變賣資產抵債。9月13日,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公示結束,通威集團以8.7億元價格成功接手合肥賽維。
A股光伏并購遲緩
有政策支持,再加上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效應,能否拉開光伏行業的并購大幕?
記者梳理后發現,東方日升是9月份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以來,首家對外實施并購的A股光伏公司。
此前,華北高速2.25億元收購江蘇徐州豐縣23.8MW光伏電站,通威集團接手合肥賽維,均為“跨界”經營。
面對行業整合,A股光伏企業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一線的光伏企業,都在海外上市了。A股市場中的光伏概念股,要么是半路出家殺進來的,要么是規模居中的科技型公司,并購動力和資金實力都有欠缺。”
上海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向《金證券》記者坦言,“雖然有利好政策,但真正要享受政策紅利卻不容易。以電價補貼為例,發電要被電網吸納后才能被認可。并網許可證,批地建電站,每一樣都不輕松。”
有業內分析認為,由于前幾年光伏行業迅速發展,大企業早已將產能擴張至飽和程度,不存在為擴大生產規模而產生的兼并重組需求。同時,一般中小企業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又相對落后,所以實施兼并重組對于大企業來說基本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