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光明和張慶軍共同啟動并網光球。
9月6日上午,肅州區東洞灘光伏產業園三峽新能源—陽光電源酒泉朝陽50兆瓦光伏電站并網,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建成。市委書記馬光明宣布光伏電站并網,并與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慶軍共同啟動并網光球。都偉、王喜成、楊克忠、李麗及賈潔等出席并網儀式。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中國三峽集團副總經濟師柳地,中國三峽集團能源公司副總經理李斌等參加并網儀式。
市委副書記、市長都偉致辭。市委常委、肅州區委書記楊克忠主持并網儀式。
致辭中,都偉代表市委、市政府祝賀項目建成投產。他說,酒泉太陽能資源豐富,光熱資源蘊藏量20億千瓦,可開發利用面積5萬平方公里,屬國家光熱資源分布一類地區,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首個千萬千萬級風電基地和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光電裝機325萬千瓦,形成了年產500兆瓦電池組件、1000兆瓦光伏逆變器的生產能力,甘肅省已把新能源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列入全省五個啟動實施的千億級產業鏈項目之一。
都偉說,2011年以來,我市先后與合肥市和多家企業簽訂協議,拉開了合作發展光伏產業的序幕。我們與合肥方面精誠合作,共同致力于合肥光伏產業園區建設,并取得了積極成果。目前,陽光電源1000兆瓦光伏逆變器及風能逆變器裝備制造項目已經建成。并網發電的酒泉朝陽50兆瓦光伏電站,是長江三峽集團與陽光電源公司強強合作的重點工程,也是酒泉與合肥兩市合作發展光伏產業的生動實踐,為我市資源換裝備、能源換產業、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提供了成功的借鑒模式。
張慶軍講話時說,2009年,我國首個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落戶敦煌,酒泉市從此拉開了大規模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的序幕,大大促進了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和先進高載能產業的發展。“十一五”以來,合肥市大力培育和發展太陽能光伏等戰略新型產業,成功躋身我國首批太陽能集中示范應用的發展基地。陽光電源、晶澳太陽能、海潤光伏等一批龍頭企業迅速崛起。近一個時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太陽能產業的政策措施,對剛剛經歷“寒冬”的太陽能產業來說,無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相信以酒泉朝陽光伏電站項目為平臺,兩市借“光”發展,對共同打造合肥“光伏三峽”工程,帶動酒泉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必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在市及肅州區鼎力支持下,酒泉朝陽5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于2012年底獲得省發改委核準,2013年3月開始建設,目前實現并網發電。項目總投資近5億元,投產后年均發電7500萬千瓦時,能夠滿足約4萬戶居民家庭的用電需求,年節約標準煤2.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萬噸。該電站將成為中國首個最大規模、獲得德國TUV認證的電站。
今年8月建成的陽光電源1000兆瓦光伏逆變器及風能逆變器裝備制造項目,投資近5000萬元。項目投產后,產能完全能夠滿足酒泉光伏逆變器的需求。
儀式后,馬光明、張慶軍、都偉等還到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參觀陽光電源(甘肅)有限公司年產1000兆瓦光伏并網逆變器及風機變流器制造項目。
發改、能源、工信等市直部門負責人,肅州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