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光伏發電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場的發電示范工程特許權項目招標中,國投電力和英利控股的聯合體投出的0.69元度的超低價在業內激起了軒然大波。24日,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這一招標最快將于6月上旬定標。
對于0.69元的超低招標價,這位官員強調,即使這個價格中標,我們不會用那個價格去要求別的項目也那樣建。“因此誰中標不重要,一個項目誰中標和后面項目是什么樣電價政策沒有必然聯系。”
記者從另一權威渠道獲悉,決策部門傾向的價格是中廣核下屬企業報出的1.09元度。而目前,13個入圍單位報價的平均價是1.48元度。
某光伏企業人士透露,5月中旬,在發改委和能源局相關官員出席的一次會議上,曾邀請敦煌項目投標企業專門就項目后續如何操作征求意見。會上有人提出,敦煌項目政府拿出700畝土地,能建設3個10兆瓦的項目,投資方可由多家業主進入,而設備提供商也可有多家共同提供。
敦煌項目總投資5億元,年均發電1637萬度,特許經營期25年。在今年3月的競標中,包括五大電力集團和國內主流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都參與其中,僅中廣核集團就有兩家子公司入圍。但0.69元度的競標價出臺后,引起國內光伏企業和專家的各種質疑。某參與投標的的光伏企業高管告訴記者,其投標價格在1.4元度左右,經測算內部收益率也僅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