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與中國大陸“太陽能屋頂計劃”相關會議的大陸業者透露,這次中央政府對補助太陽能的態度是“批準就給預算”,這讓大陸各省及太陽能業者均十分振奮,盡管中央政府不愿意告知補助“上限”(CAP),然大陸太陽能業者評估這次補助案表示,不管補助上限為何,以往中央政府各項補助策略,總是能獲得各省熱烈回應,這次各省同樣將不改一窩蜂投入太陽能產業特性,預估所創造需求潛力可期,可有效去化困擾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庫存問題。
據參與中國大陸“太陽能屋頂計劃”相關會議的大陸業者透露,這次中央政府對補助太陽能的態度是“批準就給預算”,這讓大陸各省及太陽能業者均十分振奮,盡管中央政府不愿意告知補助“上限”(CAP),然大陸太陽能業者評估這次補助案表示,不管補助上限為何,以往中央政府各項補助策略,總是能獲得各省熱烈回應,這次各省同樣將不改一窩蜂投入太陽能產業特性,預估所創造需求潛力可期,可有效去化困擾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庫存問題。
大陸太陽能業者表示,這次大陸中央執行該補助計劃包含3個階段,首先在申請案件方面,只要提出的計劃通過中央審核批準,就可以取得中央的預算,最初為補助總額7成。再者,各申請通過的案子應規劃出完成時效,最后于系統安裝驗收后,中央將給予補助總額3成尾款。
太陽能業者指出,其實大陸各省代表及業者代表都相當關心中央政府此次補助案所設定的補助規模上限,不過,中央政府坦言確實有補助上限限制,但不愿透露細節,只能待整個計劃審查完成后才可估算。
太陽能業者認為,其實中央政府不愿透露補助上限的主要原因,是不愿助長省地方政府一窩蜂投入的情況,過去包括大陸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或其它產業等,發展速度都比中央政府原預估的還要快,主要系因只要中央政府釋出一點獎勵措施,各省就會瘋狂投入。
其中,在太陽能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大陸業者對于多晶硅競相投入,雖然多年來掌控全球多晶硅市場的老字號多晶硅廠才約7家,但大陸從2004年開始陸續計劃投入,一直到2008年有意投入者就有50家,投入太陽能領域的大陸新進業者增加速度相當驚人。
太陽能業者表示,這次受到全球金融風暴沖擊后,大陸各省政府紛視太陽能發電是最佳投資領域,因此,莫不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其實亦是為宣示各省在太陽能領域的地位,造成一窩蜂競相投入,這些地方政府除爭取中央補助款,亦將自行撥款進行補助,以創造更大需求商機,對于整體太陽能產業將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