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單晶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20.3%
2012年,科技部啟動了“效率20%以上低成本晶體硅電池產業化成套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生產線”的“863”專題項目,希望通過高效電池的量產,推進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進程,該項目由中電光伏牽頭承擔。記者昨天從中電光伏了解到,這一項目進展順利,研發人員已經制作出效率達20.3%的高效單晶太陽電池,即將進行優化和量產。
據介紹,根據“863”專題項目,計劃到2015年將太陽能電池量產轉換效率提高到20%以上,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對在國內外市場形成核心競爭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記者了解到,轉換率低是光伏產業發展中的難點。當前,實驗室里的轉換效率世界記錄為25%,是由中電光伏首席技術官趙建華博士和研發副總裁王艾華博士創造的,但是由于成本等問題,尚不能量產。目前,市場上實現量產的一般單晶轉換率僅為19%,低成本推進轉換率提升,是光伏行業共同努力的目標。
為了研發效率在20%以上的低成本單晶太陽電池,中電光伏在公司新建的研發大樓里專門建設了一條電池試驗線,設計產能為70MW,為高效電池的小規模量產做準備?,F在單軌35MW生產線已經到位,正在進行小批量工藝調試,目標是批量生產平均效率19.5%的第三代QSAR電池。待這一技術穩定之后,再結合其他的高效電池技術,20%以上高效電池即可批量生產。
高效電池在轉換效率上突破還必須配套相應的組件封裝技術,以獲得更高的發電功率。為此,中電光伏還配套了一條產能15MW的組件試驗線,同時進行組件封裝技術和高端組件產品的技術研發。
中電光伏人士表示,“863”項目計劃至2015年實現高效電池的量產,他們計劃在今年底、明年初實現小批量的試生產,之后根據市場需求擴大產能。
2012年,科技部啟動了“效率20%以上低成本晶體硅電池產業化成套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生產線”的“863”專題項目,希望通過高效電池的量產,推進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進程,該項目由中電光伏牽頭承擔。記者昨天從中電光伏了解到,這一項目進展順利,研發人員已經制作出效率達20.3%的高效單晶太陽電池,即將進行優化和量產。
據介紹,根據“863”專題項目,計劃到2015年將太陽能電池量產轉換效率提高到20%以上,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對在國內外市場形成核心競爭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記者了解到,轉換率低是光伏產業發展中的難點。當前,實驗室里的轉換效率世界記錄為25%,是由中電光伏首席技術官趙建華博士和研發副總裁王艾華博士創造的,但是由于成本等問題,尚不能量產。目前,市場上實現量產的一般單晶轉換率僅為19%,低成本推進轉換率提升,是光伏行業共同努力的目標。
為了研發效率在20%以上的低成本單晶太陽電池,中電光伏在公司新建的研發大樓里專門建設了一條電池試驗線,設計產能為70MW,為高效電池的小規模量產做準備?,F在單軌35MW生產線已經到位,正在進行小批量工藝調試,目標是批量生產平均效率19.5%的第三代QSAR電池。待這一技術穩定之后,再結合其他的高效電池技術,20%以上高效電池即可批量生產。
高效電池在轉換效率上突破還必須配套相應的組件封裝技術,以獲得更高的發電功率。為此,中電光伏還配套了一條產能15MW的組件試驗線,同時進行組件封裝技術和高端組件產品的技術研發。
中電光伏人士表示,“863”項目計劃至2015年實現高效電池的量產,他們計劃在今年底、明年初實現小批量的試生產,之后根據市場需求擴大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