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晶硅“雙反”調查過程中,存在各種名目的突擊出口,不斷涌現出規避“雙反”措施的途徑。其中一些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產品,利用加工貿易的海關監管保稅政策,規避多晶硅“雙反”征稅,嚴重削弱了多晶硅“雙
反”的效果。由于加工貿易政策規定,在原料進口與成品出口環節均不征收增值稅,那么在多晶硅“雙反”裁定征稅后,加工貿易方式將成為規避“雙反”征稅的最大途徑。
按貿易方式來分,4月份我國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685噸,占比為 37%,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 4580 噸,占比 63%。可見目前加工貿易方式已占到了全部方式的一半以上,這將嚴重削弱未來我國多晶硅“雙反”裁決的有效影響力。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企業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并加快并完善我國對美韓、歐盟多晶硅的“雙反”調查,并針對雙反存在的漏洞進行逐一排除,對國內多晶硅的進口代理公司進行嚴格監管,對不規范的進口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反”的效果。由于加工貿易政策規定,在原料進口與成品出口環節均不征收增值稅,那么在多晶硅“雙反”裁定征稅后,加工貿易方式將成為規避“雙反”征稅的最大途徑。

按貿易方式來分,4月份我國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685噸,占比為 37%,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 4580 噸,占比 63%。可見目前加工貿易方式已占到了全部方式的一半以上,這將嚴重削弱未來我國多晶硅“雙反”裁決的有效影響力。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企業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并加快并完善我國對美韓、歐盟多晶硅的“雙反”調查,并針對雙反存在的漏洞進行逐一排除,對國內多晶硅的進口代理公司進行嚴格監管,對不規范的進口行為進行堅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