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中環股份在去年8月份對外公布這份7.5GW的電站投資協議后,就曾被外界質疑為可行性不高。而從其上述公告來看,外界的這種質疑幾近成真。截至中環股份發布本次公告日,上述四家公司醞釀成立合資公司的最新進展是“合資公司正在辦理注冊成立前的審批程序”。
或許,正是因為上述合作項目的推進緩慢,中環股份才決定甩開合作伙伴,先期單干。但此次2GW項目的命運如何,仍然是未知數。
對于中環股份而言,首當其沖的仍然是資金問題。中環股份2011年營收為25億元,凈利潤為1.8億元;而據其2012年的業績顯示,2012年實現凈利潤僅為624.62萬元,同比下降96.58%。顯然,從中環股份自身的財務情況看,很難獨立支撐如此巨大的投資項目。
而從資金鏈上看, 也不容樂觀。中環股份2012年三季報顯示,其短期借款高達25.15億元,
比2011年末的11.09億元大幅攀升126%;合并口徑的資產負債率也進一步增至74.06%。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中環股份正通過定向增發、發債等手段多方籌資。根據其獲批的增發方案,中環股份兩家大股東中環集團以及渤海信息基金將分別認購3254.68萬股,1.22億股,兩公司總計認購約1.55億股,共募集資金近19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而在3月初,中環股份公告,擬向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融資3億元,用于生產經營,期限一年,利率為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
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萎靡不振的光伏業務,中環股份的管理層打定主意向下游拓展以“自救”,但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也讓其前景變得更加模糊。
大佬的“資源互換”
與中環股份的自救方式不同,一些行業大佬則采用了強強聯合以及資源互換的辦法。
3月20日,英利和保利協鑫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在產業鏈的各端進行全面合作,以期繼續降低成本。
根據框架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在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的優勢地位,在產業鏈優勢分工、硅片產能配套和供應鏈業務以及電站合作開發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進一步解釋了此次雙方合作的具體內容。“協鑫可以給英利的電池供應商供應硅片,英利將電池片買回來后做成組件又可以將它賣給協鑫的各個電站,雙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簡單的原料采購。”王亦逾稱。
在王亦逾看來,兩家企業是深度合作,不是買硅料那么簡單,是為了更好的利用雙方資源,合作也沒有任何排他性。“比如以后市場繼續回暖,我們還要擴產時,會互相考慮對方的節奏,原來我們是完整產業鏈,但現在可能硅片我們買保利協鑫的,他們的硅片廠會建在離我最近的地方,幫我們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或許,正是因為上述合作項目的推進緩慢,中環股份才決定甩開合作伙伴,先期單干。但此次2GW項目的命運如何,仍然是未知數。
對于中環股份而言,首當其沖的仍然是資金問題。中環股份2011年營收為25億元,凈利潤為1.8億元;而據其2012年的業績顯示,2012年實現凈利潤僅為624.62萬元,同比下降96.58%。顯然,從中環股份自身的財務情況看,很難獨立支撐如此巨大的投資項目。
而從資金鏈上看, 也不容樂觀。中環股份2012年三季報顯示,其短期借款高達25.15億元,
比2011年末的11.09億元大幅攀升126%;合并口徑的資產負債率也進一步增至74.06%。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中環股份正通過定向增發、發債等手段多方籌資。根據其獲批的增發方案,中環股份兩家大股東中環集團以及渤海信息基金將分別認購3254.68萬股,1.22億股,兩公司總計認購約1.55億股,共募集資金近19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而在3月初,中環股份公告,擬向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融資3億元,用于生產經營,期限一年,利率為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
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萎靡不振的光伏業務,中環股份的管理層打定主意向下游拓展以“自救”,但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也讓其前景變得更加模糊。
大佬的“資源互換”
與中環股份的自救方式不同,一些行業大佬則采用了強強聯合以及資源互換的辦法。
3月20日,英利和保利協鑫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在產業鏈的各端進行全面合作,以期繼續降低成本。
根據框架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在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的優勢地位,在產業鏈優勢分工、硅片產能配套和供應鏈業務以及電站合作開發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進一步解釋了此次雙方合作的具體內容。“協鑫可以給英利的電池供應商供應硅片,英利將電池片買回來后做成組件又可以將它賣給協鑫的各個電站,雙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簡單的原料采購。”王亦逾稱。
在王亦逾看來,兩家企業是深度合作,不是買硅料那么簡單,是為了更好的利用雙方資源,合作也沒有任何排他性。“比如以后市場繼續回暖,我們還要擴產時,會互相考慮對方的節奏,原來我們是完整產業鏈,但現在可能硅片我們買保利協鑫的,他們的硅片廠會建在離我最近的地方,幫我們最大限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