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總經理 朱長林
今年以來,我國東部地區連續出現大范圍嚴重霧霾天氣,霧霾面積一度達到14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于我國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霧霾天氣的多發頻發,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成為今年兩會上的一個熱點話題。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也作為當前急待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列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面對這一問題,從轉變能源與電力發展方式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抓住了治理大氣污染和霧霾天氣的關鍵和要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北京地區作為受霧霾天氣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加快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為突出。需要從北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探索出一條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新道路,為改善環境貢獻力量。
以電代煤前景廣闊
近年來,北京壓減燃煤工作成效顯著,但全年燃煤總量仍在2300萬噸左右,而倫敦、東京國際大都市已基本實現無燃煤,燃煤已經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冬季采暖季,大氣環境受燃煤供暖排放影響較大,導致3級以下特別是4、5級天氣基本發生在采暖季。目前,北京城鎮居民采暖基本實現向煤改電、煤改氣過渡,但農村地區采暖仍以燃煤為主,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北京東、西城文保區已有20.38萬戶居民實現了“煤改電”,按一個采暖季戶均減少燃煤1噸計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6萬噸、二氧化硫1.07萬噸、氮氧化物1058噸,相當于全市6.6萬輛燃油出租車停駛61天。北京農村用電客戶共計141萬戶,如果全部實施電采暖,一個采暖季可減少原煤消耗約400萬噸(據調查,農村地區一個采暖季戶均燃煤約3噸),可減排二氧化碳約700萬噸、二氧化硫約21萬噸,減排效果相當于全市6.6萬輛燃油出租車停駛3年,必將為首都節能減排和大氣環境改善作出更大貢獻。目前,制約農村電采暖發展的關鍵是電價補貼政策不到位,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將在加快推進配套電網建設的同時,積極爭取出臺農村電采暖電價補貼政策,降低電采暖費用支出,提高農戶實施電采暖的積極性,減輕電網企業差價補貼壓力,爭取早日試點,為全國更大范圍內推廣創造積極條件。
以電代油大有可為
目前,北京地區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20萬輛,尾氣排放約占北京PM2.5的22.2%。加快發展電動汽車,可以從根本上實現“零排放”,對改善大氣環境至關重要。過去幾年來,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總體部署下,國網北京電力對電動汽車這一新生事物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在充換電技術研發、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較為適合當前電動汽車發展的成熟做法,積累了豐富經驗,還建成了目前世界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的高安屯充換電站,實現了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有機結合,走在了國內前列。當前,電動汽車發展呈現出諸多有利因素,各國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電動汽車性能逐步提高、價格逐步下降,電池技術也不斷取得新突破,未來一個時期電動汽車的發展普及將進一步提速。我們將緊密跟蹤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按照“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技術路線和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的建設原則,加快探索符合電動汽車長遠需要的充換電服務網絡發展模式,同時積極爭取出臺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和運營補貼政策,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服務計費方式和收費標準,為電動汽車的大發展、大普及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和政策研究,努力闖出一條服務電動汽車發展的嶄新道路。
電從遠方來是根本出路
目前,我國大量火電廠集中在東中部負荷中心,形成了大規模、遠距離輸煤的能源配置格局,不僅導致了煤電運緊張的反復出現,也給東中部地區帶來了沉重的環境壓力,是造成大范圍霧霾天氣和PM2.5嚴重超標原因之一。同時,加快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大力優化能源結構,必將帶來用電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如果繼續走過去長期以來以就地平衡為主、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建電廠的老路,將越來越無以為繼。提高東中部地區受電比例、減少燃煤排放已刻不容緩。以北京地區為例,作為環境壓力較大的地區之一,北京電網的外受電比例一直維持在70%以上,大部分電力來自山西、內蒙古等地的火力發電,為改善首都大氣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進一步證明了遠距離輸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霧霾天氣的區域性特點以及周邊地區環保壓力已經較大的現實情況,現有的輸電方式無論在輸送距離上、還是輸送能力上,仍然不能有效滿足改善大氣質量的要求。
從根本上治理霧霾天氣、改善環境質量,要求我們必須加快特高壓電網的建設步伐,把西北地區的大風電、西南地區的大水電等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實現經濟與能源、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轉變能源和電力發展方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與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作斗爭也需要我們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將發揮電力作為清潔能源的巨大優勢,為改善首都空氣質量、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今年以來,我國東部地區連續出現大范圍嚴重霧霾天氣,霧霾面積一度達到14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于我國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霧霾天氣的多發頻發,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成為今年兩會上的一個熱點話題。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也作為當前急待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列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面對這一問題,從轉變能源與電力發展方式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抓住了治理大氣污染和霧霾天氣的關鍵和要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北京地區作為受霧霾天氣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加快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為突出。需要從北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探索出一條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新道路,為改善環境貢獻力量。
以電代煤前景廣闊
近年來,北京壓減燃煤工作成效顯著,但全年燃煤總量仍在2300萬噸左右,而倫敦、東京國際大都市已基本實現無燃煤,燃煤已經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冬季采暖季,大氣環境受燃煤供暖排放影響較大,導致3級以下特別是4、5級天氣基本發生在采暖季。目前,北京城鎮居民采暖基本實現向煤改電、煤改氣過渡,但農村地區采暖仍以燃煤為主,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北京東、西城文保區已有20.38萬戶居民實現了“煤改電”,按一個采暖季戶均減少燃煤1噸計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6萬噸、二氧化硫1.07萬噸、氮氧化物1058噸,相當于全市6.6萬輛燃油出租車停駛61天。北京農村用電客戶共計141萬戶,如果全部實施電采暖,一個采暖季可減少原煤消耗約400萬噸(據調查,農村地區一個采暖季戶均燃煤約3噸),可減排二氧化碳約700萬噸、二氧化硫約21萬噸,減排效果相當于全市6.6萬輛燃油出租車停駛3年,必將為首都節能減排和大氣環境改善作出更大貢獻。目前,制約農村電采暖發展的關鍵是電價補貼政策不到位,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將在加快推進配套電網建設的同時,積極爭取出臺農村電采暖電價補貼政策,降低電采暖費用支出,提高農戶實施電采暖的積極性,減輕電網企業差價補貼壓力,爭取早日試點,為全國更大范圍內推廣創造積極條件。
以電代油大有可為
目前,北京地區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20萬輛,尾氣排放約占北京PM2.5的22.2%。加快發展電動汽車,可以從根本上實現“零排放”,對改善大氣環境至關重要。過去幾年來,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總體部署下,國網北京電力對電動汽車這一新生事物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在充換電技術研發、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較為適合當前電動汽車發展的成熟做法,積累了豐富經驗,還建成了目前世界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的高安屯充換電站,實現了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有機結合,走在了國內前列。當前,電動汽車發展呈現出諸多有利因素,各國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電動汽車性能逐步提高、價格逐步下降,電池技術也不斷取得新突破,未來一個時期電動汽車的發展普及將進一步提速。我們將緊密跟蹤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按照“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技術路線和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的建設原則,加快探索符合電動汽車長遠需要的充換電服務網絡發展模式,同時積極爭取出臺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和運營補貼政策,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服務計費方式和收費標準,為電動汽車的大發展、大普及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和政策研究,努力闖出一條服務電動汽車發展的嶄新道路。
電從遠方來是根本出路
目前,我國大量火電廠集中在東中部負荷中心,形成了大規模、遠距離輸煤的能源配置格局,不僅導致了煤電運緊張的反復出現,也給東中部地區帶來了沉重的環境壓力,是造成大范圍霧霾天氣和PM2.5嚴重超標原因之一。同時,加快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大力優化能源結構,必將帶來用電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如果繼續走過去長期以來以就地平衡為主、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建電廠的老路,將越來越無以為繼。提高東中部地區受電比例、減少燃煤排放已刻不容緩。以北京地區為例,作為環境壓力較大的地區之一,北京電網的外受電比例一直維持在70%以上,大部分電力來自山西、內蒙古等地的火力發電,為改善首都大氣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進一步證明了遠距離輸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霧霾天氣的區域性特點以及周邊地區環保壓力已經較大的現實情況,現有的輸電方式無論在輸送距離上、還是輸送能力上,仍然不能有效滿足改善大氣質量的要求。
從根本上治理霧霾天氣、改善環境質量,要求我們必須加快特高壓電網的建設步伐,把西北地區的大風電、西南地區的大水電等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實現經濟與能源、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轉變能源和電力發展方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與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作斗爭也需要我們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將發揮電力作為清潔能源的巨大優勢,為改善首都空氣質量、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