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太陽光伏示范工程,近幾年來對推動中國光伏應用起到很大作用,功不可沒。
雖然建設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有些企業拿了補貼項目遲遲不開工,甚至個別企業應付了驗收又將組件拆除等,但我認為這僅僅是極少數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對項目監管還不夠有力,一些政策、尤其是上網政策未能同步配套。如果再實施二至三年金太陽項目,情況肯定不同于前幾年。對補貼項目可以通過審計、監察及執法部門的參與,對弄虛作假的項目嚴查嚴辦,讓這類企業無空子可鉆,并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只要監管措施有力,相信今后這類問題會得到有效制止;另一方面,我認為,金太陽示范項目的根本問題是補貼的標準應該定多少。2009年光電建筑一體化補貼每W達到13元,前年金太陽項目降到9元,去年降到5.5元。我曾于2012年4月24日給財政部領導寫過一封信,提出我的個人觀點,認為2012年初步擬定每W 7元的補貼偏高(后調整為每W5.5元),其中有很多人通過爭取項目賺取好處。目前,光伏組件、配套電器、工程安裝等成本大幅下降,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已降至一半。原來電力公司設計一個入網接口,收費高達46萬元,而2012年10月國家電網公司文件出臺后,6MW以下光伏電站并網不需要支付入網費用。由于多方努力,建設1MW升壓上網電站,成本應可控制在700萬元以內,而建設屋頂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金太陽項目,成本基本在600-650萬元,這方面民營企業可能比一些央企、上市公司控制得更好。
因此,2013年如可能繼續實施部分金太陽工程,我認為每W補貼可降到3.5元左右,如按建設5GW規模(去年4.7GW),則補貼需175億元(2012年光伏金太陽和建筑一體化補貼總額為260億元),這既解決了一些中小投資者的前期部分資金缺口,而且國家只需支付一次性補貼,以后不需要國家每年再拿出補貼資金,一勞永逸。同時,對補貼資金可以采取逐年遞減辦法,我認為2014年可以降至2.5元/W、2015年降至1.5-2元/W都可以,2016年金太陽正式退出舞臺。對此我也算了一筆帳,如再延續三年、每年建設5GW、三年建設15GW,約需補貼400億元,平均每年補貼133億元、每W補貼2.5元,國家拿出較少的資金,建設了較多的光伏電站,這可能比補貼電價更為合理。我還認為,今后三年可以采取電價補貼和金太陽項目補貼雙軌制并行,通過實踐,修訂更符合國情的光伏補貼政策,力求國家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雖然建設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有些企業拿了補貼項目遲遲不開工,甚至個別企業應付了驗收又將組件拆除等,但我認為這僅僅是極少數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對項目監管還不夠有力,一些政策、尤其是上網政策未能同步配套。如果再實施二至三年金太陽項目,情況肯定不同于前幾年。對補貼項目可以通過審計、監察及執法部門的參與,對弄虛作假的項目嚴查嚴辦,讓這類企業無空子可鉆,并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只要監管措施有力,相信今后這類問題會得到有效制止;另一方面,我認為,金太陽示范項目的根本問題是補貼的標準應該定多少。2009年光電建筑一體化補貼每W達到13元,前年金太陽項目降到9元,去年降到5.5元。我曾于2012年4月24日給財政部領導寫過一封信,提出我的個人觀點,認為2012年初步擬定每W 7元的補貼偏高(后調整為每W5.5元),其中有很多人通過爭取項目賺取好處。目前,光伏組件、配套電器、工程安裝等成本大幅下降,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已降至一半。原來電力公司設計一個入網接口,收費高達46萬元,而2012年10月國家電網公司文件出臺后,6MW以下光伏電站并網不需要支付入網費用。由于多方努力,建設1MW升壓上網電站,成本應可控制在700萬元以內,而建設屋頂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金太陽項目,成本基本在600-650萬元,這方面民營企業可能比一些央企、上市公司控制得更好。
因此,2013年如可能繼續實施部分金太陽工程,我認為每W補貼可降到3.5元左右,如按建設5GW規模(去年4.7GW),則補貼需175億元(2012年光伏金太陽和建筑一體化補貼總額為260億元),這既解決了一些中小投資者的前期部分資金缺口,而且國家只需支付一次性補貼,以后不需要國家每年再拿出補貼資金,一勞永逸。同時,對補貼資金可以采取逐年遞減辦法,我認為2014年可以降至2.5元/W、2015年降至1.5-2元/W都可以,2016年金太陽正式退出舞臺。對此我也算了一筆帳,如再延續三年、每年建設5GW、三年建設15GW,約需補貼400億元,平均每年補貼133億元、每W補貼2.5元,國家拿出較少的資金,建設了較多的光伏電站,這可能比補貼電價更為合理。我還認為,今后三年可以采取電價補貼和金太陽項目補貼雙軌制并行,通過實踐,修訂更符合國情的光伏補貼政策,力求國家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