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先的大型綜合環保能源企業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協鑫」或「公司」,股票編號:3800,連同其附屬公司「集團」)公布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年度(「回顧年內」)經審核之全年業績。
2008年全年營業額達到人民幣36.93億元,較2007年同期的約人民幣18.45億元增長100.2%;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達到人民幣7.20億元,較2007年的約人民幣4.48億元增長60.7%;稅后利潤達到人民幣1.80億元,而2007年同期虧損約為人民幣2.12億元;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1.31億元,而2007年同期虧損則為人民幣2.67億元;回顧年內的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14元。另外,董事會建議派發2008年末期息每股2.3港仙,派息率為15%。
保利協鑫主席兼執行董事朱共山先生指出:「2008年是保利協鑫于香港成功上市后的第一個財務年度,也是十分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燃煤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及經濟增長放緩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公司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經營業績。」
一方面,通過2007年底以及2008年初的一系列資產收購以及對現有電廠的擴容改造,公司實現了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大與業務收入的強勁增長。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運行中的裝機總容量(含聯營電廠)由一年前的870兆瓦增長20.7%至1050兆瓦,抽汽總量(含聯營電廠)由一年前的每小時1994噸增長12.3%至2239噸;權益裝機總容量由一年前的594.3兆瓦增長17.4%至697.8兆瓦,權益抽汽總量由一年前的每小時1562.4噸增長12.4%至1756.4噸。
更為重要的是,在電煤價格大幅上揚、發電行業出現行業性虧損的嚴峻經營環境下,公司仍保持了不俗的盈利水準。保利協鑫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首先應該歸功于公司十余年來秉持的多元化環保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除了以煤炭為燃料的環保熱電廠之外,公司還持有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清潔能源熱電廠、以生物質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熱電廠以及焚燒城市固體垃圾的發電廠。這些電廠幾乎占到公司一半的權益裝機容量,是公司在燃煤成本大幅上升的2008年取得盈利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保利協鑫良好的業績也與公司管理團隊強有力的執行力密不可分。面對燃煤價格的大幅上揚,公司的管理團隊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成功實現開源節流。一方面,確保重點合同煤的兌現率,提高廉價的低熱值煤泥的摻燒比例,使公司2008年的單位燃煤成本同比上漲僅26.7%,明顯低于市場煤價的升幅;另一方面,努力開拓供熱市場,全力推進煤熱聯動,全年售汽量與平均售汽價均取得較大幅度增長,公司2008年售汽收入同比增加人民幣4.53億元。
2008年保利協鑫繼續貫徹環保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理念,于2008年1月收購華潤協鑫(北京)熱電有限公司49%股權,進一步擴大了燃氣熱電在公司業務中的比重,并于同年3月收購錫林郭勒國泰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全部股權,邁出進軍風電的第一步。
面對煤價的大幅波動和煤炭供應的市場風險,公司于2008年8月宣布收購內蒙古多倫煤礦55%股權。
展望2009年,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煤炭價格的回落以及銀行貸款利率水準的下調,將有效緩解公司在燃料支出與財務費用上的成本壓力;但另一方面,經濟增長放緩對電、熱需求的影響也將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公司的業務增長。
面對機遇與挑戰,保利協鑫將一方面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進一步控制單位運營成本,努力拓展熱力市場并保持汽價的穩定;另一方面積極進行電廠資產的結構調整,為公司永續經營奠定堅實基礎。
朱共山先生最后指出,「2009年雖然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多過挑戰。隨著中國政府龐大經濟刺激方案的逐步落實,我們預期市場對電力與蒸汽的需求在不久的將來會趨于穩定并回升,而煤價與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因此公司對2009年的業務發展充滿信心。公司還將不遺余力地積極推進環保與可再生能源資產的收購,以保持公司在中國環保與可再生能源業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