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黃河水電格爾木光伏電站二期100兆瓦工程實現并網發電。至此,中電投集團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近600兆瓦,占全國光伏總裝機容量的17.85%,中電投集團牢牢占據了國內第一大光伏發電企業的地位。
就在2012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出現危機之時,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在兩會上的一番言論獲得了業界的贊許和認可。他在闡述中電投光伏產業的發展思路時表示,要打造“有選擇的產業鏈”,做強兩頭,控制中間。“兩頭”中,“一頭”是多晶硅產業,另“一頭”是光伏電站的集成。“控制中間”則是有選擇地生產一部分光伏組件。
陸啟洲說:“對于光伏產業‘過剩’的問題,我認為是360行,行行出狀元,也行行出垃圾,沒有過剩的行業,只有過剩的企業。” 這樣的語句警醒了當時沉迷的光伏企業,打造有選擇的產業鏈,保證設備供應,降低發展成本,有效提高太陽能發電項目經濟性,以此形成集成優勢,這樣的戰略是智慧。
同樣是在2012年,中電投集團在光資源豐富的新疆、青海、甘肅、寧夏、蒙西、河北等地區進行了全面布局,在江蘇探索了漁光互補、風光互補、屋頂電站等多種類型結合的光伏電站,中電投光伏項目大發展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規模,早已不被中電投當做發展的第一要務,而是在發展的質量上做足了文章。
2012年,中電投先后編制發布了《光伏發電工程典型設計》、《光伏發電工程施工質量核查及驗收規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質量檢驗標準》等技術規范標準,規范了光伏組件制造過程中的監造、出廠驗收及電站工程施工的質量標準和驗收方法,中電投的各項目工程現場在控制工程質量上有了更高的技術保證。
此外,中電投一方面降低單位造價,2012年40個項目96萬千瓦裝機容量的設計完成審查,累計降低造價8億元,每千瓦下降833元。另一方面,中電投不斷組織優化電站維護檢修模式,全力提高電站利用水平。
在全力發展光伏發電的同時,中電投還積極探索、儲備太陽能熱發電,重點研究了塔式光熱電站的技術特點和在三北高寒地區的技術適應性,并在青海、西藏等地開展了多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按照中電投集團“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中電投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太陽能發電要處于領先的位置,到2015年集團公司太陽能發電達到4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
就在2012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出現危機之時,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在兩會上的一番言論獲得了業界的贊許和認可。他在闡述中電投光伏產業的發展思路時表示,要打造“有選擇的產業鏈”,做強兩頭,控制中間。“兩頭”中,“一頭”是多晶硅產業,另“一頭”是光伏電站的集成。“控制中間”則是有選擇地生產一部分光伏組件。
陸啟洲說:“對于光伏產業‘過剩’的問題,我認為是360行,行行出狀元,也行行出垃圾,沒有過剩的行業,只有過剩的企業。” 這樣的語句警醒了當時沉迷的光伏企業,打造有選擇的產業鏈,保證設備供應,降低發展成本,有效提高太陽能發電項目經濟性,以此形成集成優勢,這樣的戰略是智慧。
同樣是在2012年,中電投集團在光資源豐富的新疆、青海、甘肅、寧夏、蒙西、河北等地區進行了全面布局,在江蘇探索了漁光互補、風光互補、屋頂電站等多種類型結合的光伏電站,中電投光伏項目大發展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規模,早已不被中電投當做發展的第一要務,而是在發展的質量上做足了文章。
2012年,中電投先后編制發布了《光伏發電工程典型設計》、《光伏發電工程施工質量核查及驗收規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質量檢驗標準》等技術規范標準,規范了光伏組件制造過程中的監造、出廠驗收及電站工程施工的質量標準和驗收方法,中電投的各項目工程現場在控制工程質量上有了更高的技術保證。
此外,中電投一方面降低單位造價,2012年40個項目96萬千瓦裝機容量的設計完成審查,累計降低造價8億元,每千瓦下降833元。另一方面,中電投不斷組織優化電站維護檢修模式,全力提高電站利用水平。
在全力發展光伏發電的同時,中電投還積極探索、儲備太陽能熱發電,重點研究了塔式光熱電站的技術特點和在三北高寒地區的技術適應性,并在青海、西藏等地開展了多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按照中電投集團“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中電投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太陽能發電要處于領先的位置,到2015年集團公司太陽能發電達到4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