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市污染的話題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發展可持續的能源、工業和交通解決方案已經迫在眉睫。中國十二五規劃把經濟發展與轉型、環境保護和能源安全、以及社會發展與保障列為三大重點工作,天合光能作為全球太陽能行業的領導者,致力于通過創新,用低碳環保的綠色能源推動人類能源格局轉變,系統解決經濟發展、轉型、環保與能源安全的問題。
天合光能是中國走出去并形成國際領先優勢的光伏企業,由其創建人高紀凡在1997年受《京都議定書》及克林頓“百萬太陽能屋頂計劃”啟發創建,致力于“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使命。早在2003年,天合光能就參與了國家“送電到鄉”工程,克服各種困難,在西藏昌都建設了40座離網太陽能電站,使當地居民徹底告別無電歷史,一步踏入現代化生活,同時西藏美麗清澈的雪域高原景色得以良好的保持。西藏項目,可以說是中國光伏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太陽能離網發電的優勢,以及系統設計和施工的經驗,成為日后推動整個行業快速在全球發展的基礎,也成為太陽能發電從當年10元一度電到現在1元人民幣一度電的起點,是太陽能發電走向用戶端平價時代的歷史性標桿。如今,太陽能已經從當初的實驗室技術發展成為規模化制造和全球應用的綠色產品,它具備推動人類、尤其是無電地區用戶實現電力和能源自主的巨大潛力,為人類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可持續了技術和產業解決方案。
天合光能注重安全、環境、健康方面的投入,在2012年出版的2011年度全球太陽能生產商產品安全評比中,天合光能出產的光伏組件在產品可循環利用、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員工及供應鏈安全健康工作以及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方面的綜合排名中位列全球太陽能制造商第一。公司建立和實施了《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估》程序,對在公司業務、生產活動、產品和服務等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隱患進行了系統地識別和風險評估,對重大安全和職業健康風險,按照消除/替代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個人防護設備措施的優先次序進行管控,確保員工在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中工作,同時也確保了產品的卓越質量。天合光能已在2010年12月成功地獲得了國際上認可的OHSAS18001 –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并在業內率先獲得ISO14064認證和PAS2050產品碳足跡認證,成為全球低碳制造綠色產品的標桿。
在綠色發展和低碳制造的同時,天合光能積極向利益相關方傳播低碳生活理念。2011年8月,天合光能贊助“棵林環境保護協會”(簡稱棵林),與供應商和商業合作伙伴一起發起了“生態新常州 尋找碳足跡”系列活動。“棵林”組織通過面向常州青少年的環保低碳活動,向全社會傳播低碳理念,引導踐行環保低碳實踐。2012年5月20日,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校區第一教學樓及活動中心附近的兩座綠色校園零碳太陽能展示亭成為亮點。展示亭屋頂使用天合光能捐贈的太陽能發電組件,不設外接電源,完全使用其屋頂的組件發電支持其照明、展示、音響等用電設備,而且,主要建筑用材以木材等可循壞、低排放的材料,向在校師生、來訪校友以及各界來賓展示綠色低碳理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太陽能離網系統的魅力,理解了太陽能幫助人類實現能源自主的巨大能量。
綠色發展是天合光能的長期追求。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孕育期,分布式太陽能結合儲能和智能電網,并與覆蓋全球的新能源交通體系相結合,將催生新一代的商業模式,創造更清潔環保的發展引擎。在這個浪潮中,天合光能將以強大的電池組件制造能力為基礎,在全球大力發展并網和分布式太陽能項目,同時通過合作積極研發可以產業化的儲能和智能電網技術,并圍繞主營業務和核心能力開發能效管理系統等智慧能源相關的藍海業務,構建公司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讓更多的地區和人民能夠早日使用上安全、健康、清潔的太陽能電力。

天合光能是中國走出去并形成國際領先優勢的光伏企業,由其創建人高紀凡在1997年受《京都議定書》及克林頓“百萬太陽能屋頂計劃”啟發創建,致力于“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使命。早在2003年,天合光能就參與了國家“送電到鄉”工程,克服各種困難,在西藏昌都建設了40座離網太陽能電站,使當地居民徹底告別無電歷史,一步踏入現代化生活,同時西藏美麗清澈的雪域高原景色得以良好的保持。西藏項目,可以說是中國光伏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太陽能離網發電的優勢,以及系統設計和施工的經驗,成為日后推動整個行業快速在全球發展的基礎,也成為太陽能發電從當年10元一度電到現在1元人民幣一度電的起點,是太陽能發電走向用戶端平價時代的歷史性標桿。如今,太陽能已經從當初的實驗室技術發展成為規模化制造和全球應用的綠色產品,它具備推動人類、尤其是無電地區用戶實現電力和能源自主的巨大潛力,為人類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可持續了技術和產業解決方案。
天合光能注重安全、環境、健康方面的投入,在2012年出版的2011年度全球太陽能生產商產品安全評比中,天合光能出產的光伏組件在產品可循環利用、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員工及供應鏈安全健康工作以及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方面的綜合排名中位列全球太陽能制造商第一。公司建立和實施了《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估》程序,對在公司業務、生產活動、產品和服務等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隱患進行了系統地識別和風險評估,對重大安全和職業健康風險,按照消除/替代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個人防護設備措施的優先次序進行管控,確保員工在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中工作,同時也確保了產品的卓越質量。天合光能已在2010年12月成功地獲得了國際上認可的OHSAS18001 –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并在業內率先獲得ISO14064認證和PAS2050產品碳足跡認證,成為全球低碳制造綠色產品的標桿。
在綠色發展和低碳制造的同時,天合光能積極向利益相關方傳播低碳生活理念。2011年8月,天合光能贊助“棵林環境保護協會”(簡稱棵林),與供應商和商業合作伙伴一起發起了“生態新常州 尋找碳足跡”系列活動。“棵林”組織通過面向常州青少年的環保低碳活動,向全社會傳播低碳理念,引導踐行環保低碳實踐。2012年5月20日,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校區第一教學樓及活動中心附近的兩座綠色校園零碳太陽能展示亭成為亮點。展示亭屋頂使用天合光能捐贈的太陽能發電組件,不設外接電源,完全使用其屋頂的組件發電支持其照明、展示、音響等用電設備,而且,主要建筑用材以木材等可循壞、低排放的材料,向在校師生、來訪校友以及各界來賓展示綠色低碳理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太陽能離網系統的魅力,理解了太陽能幫助人類實現能源自主的巨大能量。
綠色發展是天合光能的長期追求。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孕育期,分布式太陽能結合儲能和智能電網,并與覆蓋全球的新能源交通體系相結合,將催生新一代的商業模式,創造更清潔環保的發展引擎。在這個浪潮中,天合光能將以強大的電池組件制造能力為基礎,在全球大力發展并網和分布式太陽能項目,同時通過合作積極研發可以產業化的儲能和智能電網技術,并圍繞主營業務和核心能力開發能效管理系統等智慧能源相關的藍海業務,構建公司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讓更多的地區和人民能夠早日使用上安全、健康、清潔的太陽能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