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毋須再忍。在多晶硅不公平貿易進口沖擊下,幾乎全軍覆沒的國內多晶硅企業終于絕地反擊,將“雙反”的范圍再次擴大,其這一努力也得到了商務部的“力挺”。
中國商務部11月1日發布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根據公告,此次調查涉及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8046190,該稅則號項下用于生產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等半導體產品的電子級多晶硅不在本次調查產品范圍之內。
這也是今年我國對國外多晶硅行業實施“雙反”的又一重要舉措。7月20日,商務部決定對進口自美國和韓國的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對進口自美國的多晶硅進行反補貼調查。公告稱,商務部將對本案與前述調查進行合并調查。
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介紹,本次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立案,是應江蘇中能、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重慶大全新能源等四家多晶硅企業的申請。這四家中國多晶硅企業的申請書提供了歐盟多晶硅傾銷、補貼和對中國產業損害的初步證據。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表明,受進口沖擊,中國43家多晶硅企業僅五六家勉強開工生產,其他超過80%的企業已經停產,技術團隊和工人流失,全行業面臨嚴重生存危機。今年初,對歐盟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申請的四大企業還能維持生產,到第二季度,兩家企業——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已接近完全停產狀態。此外,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一家浙江多晶硅企業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根據四家企業提出的訴求,此次涉及低價傾銷的歐盟多晶硅企業共有11家,其中德國5家,意大利4家,法國和西班牙各1家。
一家國內多晶硅企業人士透露,多家歐洲企業不僅僅低價傾銷,還獲得了多項政府補貼和政策性貸款,使其在面對中國多晶硅企業時擁有成本方面的競爭力,這也是他們提起反補貼訴訟的理由。“以瓦克為例,在過去10年中,其獲得超過4億歐元的政府補貼,并在2002年、2008年和2009年從歐洲銀行獲得了3筆政策性貸款,貸款本金總額為8.5億歐元。”前述企業人士稱。
正是受此影響,進口自美、韓、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晶硅價格大幅跳水,進口平均單價已由2008年最高時的300美元/公斤跌至目前的約25美元/公斤,降幅超過90%。而按照目前的技術工藝水平,其平均生產成本應在30美元/公斤左右。
商務部表示,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或在近期立案的背景下,商務部此番動作,可視為支持中國光伏企業所采取的反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9月6日正式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迄今最大規模的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雖然歐洲光伏產業聯盟9月25日發起的反補貼訴訟,歐盟尚未最終立案,但最近有消息稱其2周內或將立案。
中國商務部11月1日發布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根據公告,此次調查涉及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8046190,該稅則號項下用于生產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等半導體產品的電子級多晶硅不在本次調查產品范圍之內。
這也是今年我國對國外多晶硅行業實施“雙反”的又一重要舉措。7月20日,商務部決定對進口自美國和韓國的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對進口自美國的多晶硅進行反補貼調查。公告稱,商務部將對本案與前述調查進行合并調查。
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介紹,本次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立案,是應江蘇中能、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重慶大全新能源等四家多晶硅企業的申請。這四家中國多晶硅企業的申請書提供了歐盟多晶硅傾銷、補貼和對中國產業損害的初步證據。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表明,受進口沖擊,中國43家多晶硅企業僅五六家勉強開工生產,其他超過80%的企業已經停產,技術團隊和工人流失,全行業面臨嚴重生存危機。今年初,對歐盟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申請的四大企業還能維持生產,到第二季度,兩家企業——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已接近完全停產狀態。此外,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一家浙江多晶硅企業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根據四家企業提出的訴求,此次涉及低價傾銷的歐盟多晶硅企業共有11家,其中德國5家,意大利4家,法國和西班牙各1家。
一家國內多晶硅企業人士透露,多家歐洲企業不僅僅低價傾銷,還獲得了多項政府補貼和政策性貸款,使其在面對中國多晶硅企業時擁有成本方面的競爭力,這也是他們提起反補貼訴訟的理由。“以瓦克為例,在過去10年中,其獲得超過4億歐元的政府補貼,并在2002年、2008年和2009年從歐洲銀行獲得了3筆政策性貸款,貸款本金總額為8.5億歐元。”前述企業人士稱。
正是受此影響,進口自美、韓、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晶硅價格大幅跳水,進口平均單價已由2008年最高時的300美元/公斤跌至目前的約25美元/公斤,降幅超過90%。而按照目前的技術工藝水平,其平均生產成本應在30美元/公斤左右。
商務部表示,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或在近期立案的背景下,商務部此番動作,可視為支持中國光伏企業所采取的反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9月6日正式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迄今最大規模的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雖然歐洲光伏產業聯盟9月25日發起的反補貼訴訟,歐盟尚未最終立案,但最近有消息稱其2周內或將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