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依照Solarbuzz針對全球太陽能電池2011年的排名來看,2012年全球前10大太陽能廠在全球總產出市占率達4成,其中,除了第1大美國First Solar及第10大SunPower外,其余全是兩岸太陽能電池業者,臺灣茂迪、昱晶、新日光分別排名第6、7、8大。
各太陽能電池廠都面臨嚴酷的產業環境考驗,除了延續2011年主力歐洲政府大砍補助,使得需求冷清、導致供應鏈面臨嚴重供過于求問題,2012年還有美國及歐盟對大陸進行的貿易壁壘運作。
大陸太陽能電池廠面臨美國雙反終判及歐盟的反傾銷調查,龐大的產能面臨賣1片賠1片的壓力。全球第2大廠晶澳近日已面臨NASDAQ下市警訊,第3大尚德除也正面臨美國紐交所下市警訊與財務危機,9月該公司取得地方政府人民幣2億元貸款、近日傳出無錫2家國企企業有意對尚德伸出援手,高階主管集體出走、總裁施正榮被傳出將轉讓家族持股。值得外界關注的是,尚德未來恐怕會變成大陸的「國有化」企業。第4名的英利是目前外界對大陸市場中肯定度相對高的業者,9月該廠對外承諾不裁員不減薪;第5名的天合光能則在9月進行裁員。
臺系電池廠在美國雙反判決中,被認為將受大陸廠轉單效應之惠,但市況不佳、拉單力道不及臺系廠想像樂觀,而歐盟反傾銷調查沒有要求進口商繳交保證金及公布追溯期,促使大陸廠積極在調查未宣判結果的期間積極在歐洲倒貨,第4季歐洲市場仍面臨庫存水位過??高問題,也使臺系廠在歐盟調查大陸廠中,未蒙期利、先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