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資金破局
國內光伏應用領域目前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融資難,光伏電站作為一個優質固定資產,在歐洲很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向銀行、保險或其他金融企業抵押電站融資或貸款,而國內未能開展這項服務,其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幾點;
1、擔心電網公司限電
也就是原先電網公司要求安裝的防逆流措施(大型地面電站限電不在此討論范圍)導致限電,擔心投資者無法獲得收益保障,凈計量實施后這一問題徹底解決。
2、用電企業減產導致的用電量急劇下降
這個問題在凈計量實施后對于光伏收益影響較小,因為絕大多數光伏電站所在廠房或樓宇的耗電量是光伏所產電量的5-10倍以上,說白了只要企業不停產或接近停產狀態,光伏電量的消耗就不存在問題。
3、用電企業停產或歇業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確實會對光伏電站的收益產生影響,因為光伏電力遠大于企業用電,導致當月凈計量結果為負值,也就是向電網售電,根據脫硫電價進行結算(價格只有0.4元/度左右)。
值得慶幸的是,筆者了解到國家能源局已經在召集相關領域單位抓緊制定綠電交易方案,讓光伏等所發出的綠色電力進行市場化交易,來保障投資者的收益。說白了也就是想辦法穩定住電站的收益率。電網公司在這個環節中需要保障其一定的利益,國家相關部門需設定每度電一定金額給予電力公司作為管理費(通俗點說叫:過網費)。
4、光伏電站資產保值
在解決以上三點問題后,光伏電站的財務模型變得穩固,收益率較為穩定,保險公司也會愿意進行保險服務,銀行也樂意提供電站抵押貸款。甚至可以將光伏電站資產金融化,來實現社會化融資。
5、現在是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時期,通貨膨脹接近頂峰后勢必回落,貨幣緊縮和資產貶值在所難免,唯有光伏電站是以國家信用為前提的優質保值資產,這也就是為什么金融危機爆發后,歐洲國家光伏投資反而大增的原因。
光伏電站相信很快在我國也將受到投資者們親睞!
結束語:讓陽光燦爛,光伏蓬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抱怨與嗟嘆解決不了問題,能依靠的只有我們自己!
注: 綠色電力網www.lvsedianli.com
轉載請注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