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晶矽龍頭廠商保利協鑫GCL(3800.HK)執行總裁舒樺(見左圖)于3日在「PV Taiwan 20112 太陽能 CEO高峰論壇」時表示,太陽能產業過去出現2-3年的高峰成長,主要是因為政策加持,但未來的成長要靠新興地區和新興國家,回到穩定成長的趨勢,展望未來,隨著平價太陽能上網發電到來,成長需求放大,美洲和亞洲將會是發展主力,中國也是發展主力國家,預計2015年時,中國將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太陽能產業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兩岸也占了全球的7成水準,兩岸未來更需要合作,臺灣可憑借優秀的制造能力,中國為新興市場的代表,持續推動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中國將成為臺灣的太陽能產品新的出海口,推升臺灣市場的成長。
對于太陽能產業今明年的看法,舒樺表示,今年全球市場量約30GW,明年仍不明朗,但隨成本下降,仍預期會有所成長,未來美洲和亞洲將居成長主導地位,后續包括美國/歐盟/印度也許將對中國制造興起貿易保護措施,未來雖有困難和波折,對產業仍有信心。
對于中國市場,舒樺表示,因為產能過剩以及貿易壁壘,2012年是中國太陽能產業困難的一年,預估中國今年太陽能系統安裝量將是4-5GW,2015年中國國內安裝量將取代歐洲,屆時將達10GW的安裝量,2020年中國太陽能累計安裝達50GW以上,為2011年的65倍,但發電比例仍占不到總發電量的1%。
而在中國發電的應用上,舒樺表示,共可分為三大領域,包括西部地區將結合中國儲能技術以及風電、水電,主推大型的地面電站;在中/東部地區,鼓勵分布式并網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在以BIPV、金太陽工程等應用模式為主;第三者為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在大部分地區,以2012年第三季來說,中國國內太陽能站投資報酬率大于10%。
舒樺表示,隨著太陽能系統成本快速下降,中國太陽能發電平價上網時間已提早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