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伴隨歐洲光伏同行提起反補貼訴訟。自此,中國光伏產業面臨美國、歐洲兩大傳統市場整體毀滅的危險,而進入9月份以來,國內企業破產、倒閉、退市、裁員、減薪等等消息在集體發酵,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光伏企業將面臨大規模倒閉破產。雖然,我們看好光伏產業未來,但不代表每個企業都能平安度過這段黑暗時期。那么拋開政府救市的因素不講,我們的企業如何通過自己的改革涅磐重生?這是光伏相關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包括硅料、電池、組件、設備、媒體等等誰也逃脫不掉。
政策救市:遠水不解近火
當前,業內一致認為國內光伏市場啟動是國內企業走出困境的治本良方,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國開行等正在從政策上、技術上、金融上加速國內市場啟動。但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即便十二五規模達到40GW,從現在開始每年消耗組件不到15GW,而國內的產能早已遠遠高于這一數字,況且正式的規劃版本還只是21GW。而國家能源局剛剛發布的分布式上網試點文件中,從規模、上網電價、實施細則都沒有明確解釋。
業內人士分析待到真正執行時至少需要半年到1年時間。在金融方面國開行明確要支持12家光伏企業,即6大6小,而中國相關光伏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如果你的企業不在12家之列,那么請你趕快放棄幻想。當前,要么改革,要么關門,因為我們已經無路可走。
猛藥改革
第一味:重新定位
Iphone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產品不在多,關鍵在于獨一無二。一個公司、一個產品是否能夠讓市場認可,關鍵是產品定位。如全產業鏈結構顯然已經拖累不少企業,主要原因就是技術路線不能滿足現階段成本,伴隨競爭日趨激烈,做全產業鏈還是做出專長?是企業改革的第一步。
第二味:簡化產品
定位確定后,就是產品改革。當前環境下,能生存是唯一的出路,而盈利是生存的唯一辦法。那么,現在你需要砍掉凌亂繁多的產品(如只做常規效率組件,砍掉不能量產的高效率組件),把最優秀的、成本最合理的產品拿出來,單兵突擊。
第三味:裁員
現在我們說裁員比較敏感,更由人把裁員說成是“沒人性”,但不可否認,裁員是企業面對危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削減成本方式,早裁員比晚裁員好。大家一起把企業拖垮,不如認清形勢刮骨療傷。
第四味:優化結構
新企業只需要一個部門就是銷售,整個公司都是為了銷售服務,而現階段企業還不如新成立的。那么,你需要打通技術、戰略、產品、運營、市場、銷售、售后等等部門簡化流程,比如去掉高級副總裁、高級總監、高級經理等等標簽,讓團隊中的每個參與者都可以直接提出建議給決策管理層。讓團隊變得簡單高效。
非常時期當非常策略,只有下猛藥才能在整合和破產的大潮太優勝劣汰,才能磐涅重生。當然,方法千萬遍,希望拋磚引玉幫助企業度過危機。
作者郵箱:zhangs@ne21.com QQ:358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