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訊,在山東濟南參加“萬間陽光屋頂計劃”活動的國務院參事石定寰14日表示,中國的光伏產業為全球的氣候變化,尤其是在二氧化碳減排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長期就職于中國科技部的石定寰認為,中國的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國家新型產業的一個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的一個產業,這一產業不僅拉動了中國多方面的就業,同時也為全球的氣候變化,尤其對二氧化碳減排做出了積極貢獻。
現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光伏委員會主任的石定寰在談到中國光伏產業時,稱自己親身參與和見證了中國可再生能源事業的發展的歷程。
石定寰說,中國可再生能源在短短時間就從過去僅僅幾十幾百個兆生產能力,發展成為占據全球70%以上的生產能力和60%以上產品的新興產業,在德國這樣一個目前太陽能光伏安裝量最大的國家,大體上一半以上的產品來自中國。
他認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所取得的進展和中國的光伏產業關系極為密切,如果沒有中國的光伏及太陽能產品,歐洲那些國家是很難完成他的節能減排任務的,所以說中國光伏產業為全球做出了貢獻。
這位國務院參事稱,中國現在能源消費總量超過了30億噸,2015年會達到40億噸,2020年將達到50,億噸,但在現今的能源中,70%都是來自煤炭,因此必須下大力氣來調整我們的能源結構,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力度。
他表示,中國自2006年正式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標志著中國可再生能源事業進入了一個依法推動發展的新階段,而中國把可再生能源作為未來基礎能源的戰略,會使中國在改變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記者胡洪林)

長期就職于中國科技部的石定寰認為,中國的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國家新型產業的一個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的一個產業,這一產業不僅拉動了中國多方面的就業,同時也為全球的氣候變化,尤其對二氧化碳減排做出了積極貢獻。
現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光伏委員會主任的石定寰在談到中國光伏產業時,稱自己親身參與和見證了中國可再生能源事業的發展的歷程。
石定寰說,中國可再生能源在短短時間就從過去僅僅幾十幾百個兆生產能力,發展成為占據全球70%以上的生產能力和60%以上產品的新興產業,在德國這樣一個目前太陽能光伏安裝量最大的國家,大體上一半以上的產品來自中國。
他認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所取得的進展和中國的光伏產業關系極為密切,如果沒有中國的光伏及太陽能產品,歐洲那些國家是很難完成他的節能減排任務的,所以說中國光伏產業為全球做出了貢獻。
這位國務院參事稱,中國現在能源消費總量超過了30億噸,2015年會達到40億噸,2020年將達到50,億噸,但在現今的能源中,70%都是來自煤炭,因此必須下大力氣來調整我們的能源結構,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力度。
他表示,中國自2006年正式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標志著中國可再生能源事業進入了一個依法推動發展的新階段,而中國把可再生能源作為未來基礎能源的戰略,會使中國在改變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記者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