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老工業城市產業結構轉型的一個重要成果,新能源產業已在天津取得明顯的成效。在技術水平、生產規模及主要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上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據天津市經委介紹,經過不斷加大研發與轉化力度,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發展,天津已形成以鋰離子和鎳氫電池、薄膜太陽電池、風電裝備為主體的綠色能源產業集群。
即將建成的國內最大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是其中的代表。力神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已形成年產億只各類、各型鋰離子的生產規模。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第五期擴能建設,最終達到年產各類鋰離子電池5.7億只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最大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圍繞鋰離子電池主導產業發展,關鍵配套材料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也已展開。其中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企業,2007年實現產值3億元。天津金牛電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了年產1000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產業化基地,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利用自制六氟磷酸鋰制備電解液的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已得到中國十多個電池廠家的認可,實現為力神公司批量配套,2007年實現產值8000萬元。
太陽能電池方面也取得驚人的進展。這里的科技人員通過加強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攻關,攻克了各單項和集成技術,其中新一代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技術經過實驗室攻關,小面積電池轉化率達到11.8%,接近世界領先水平。
通過產學研結合,太陽電池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也已取得進展。依托南開大學的技術優勢,天津津能公司建成5兆瓦非晶硅薄膜電池生產線,預計到2010年,將擴產到玻璃襯底太陽電池100兆瓦規模。
通過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支持,南開大學與保稅區投資公司共同成立泰陽光電科技公司,實施銅銦硒薄膜太陽電池的中試研究,正在建成中國第一條0.3兆瓦的中試線。
以外資為主的風能產業也初具規模。天津以其區位與物流優勢,吸引丹麥維斯塔斯和艾爾姆、西班牙歌美颯、印度蘇斯蘭、德國威能極和西門子、中國東方汽輪機和廣東明陽等國內外知名風電企業的聚集,連續四年占到全國新增裝機總量和累計裝機總量的40%,成為世界風電裝備制造之都。
2007年,天津市的風電產品銷售額約為100億元人民幣。2008年將有更大增長。專家預計2010年天津將占據全國一半風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