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 楊剛 攝
2012年夏季達沃斯論壇9月11日至13日在天津舉行,會議主題為 “塑造未來經濟”。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美國和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發起的“雙反”調查會導致雙輸的局面。
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走進了“寒冬”,幾大光伏巨頭負債居高不下且虧損持續擴大。9月,歐盟對華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更是讓光伏企業雪上加霜。林伯強表示,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在發展的過程中必定需要政府的扶持,世界各國如果團結起來,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個角度來看待問題,給予新能源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容忍度,對整個產業的發展就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林伯強表示,目前,光伏產業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享受了政府的扶持,雖然存在產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但仍然是未來新能源發展的方向。因此,中國政府對光伏產業的補貼無可厚非。他指出,我們應當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在對新能源行業進行補貼時,注重技術的研發和做大終端市場需求。
針對近期江西賽維和無錫尚德深陷債務危機一事,林伯強表示,行業巨頭并非大而不能倒。從長期來看,新能源行業本來就面臨一個整合的過程,地方政府應當和中央政府一起齊心協力,扶持整個行業,而不是一味地對單個的企業進行補貼。
林伯強表示,我國發展新能源存在許多有利的條件。首先,國內市場潛力非常大,另外中國在研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但在短期內,新能源消費量仍會維持一個較低的水平,無法取代煤電等傳統能源。因此,能源短缺仍是目前所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