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影音紀事》之溫商人物志。在上一期節目中,我們介紹了溫州“電器大王”胡金林的人生故事,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初,與胡金林一樣,在溫州經營電器的十萬大軍中,還有一位年僅13歲的修鞋匠,也加入其中,后來更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就是現如今在溫州家喻戶曉的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正泰集團如今已是國內知名的電器和光伏太陽能企業,它的掌門人南存輝,三十年前卻是一位在溫州街頭以修鞋為生的小修鞋匠。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中學畢業以后,家里非常困難,我父親在農村里干活的時候,那時候農民沒有保險,被水泵砸傷了,無法干活。家里本來就很困難,所以更加艱難。這個時候,我大概是13歲那時候就沒錢讀書了嘛,所以當時就挑起鞋擔,養家糊口了。重任就擔起來了。那時候也是迫于生計,很無奈的。那時候很年輕,小孩子一個,當時很難為情的,修鞋,當時沒辦法,為了生存、生活。
這段修鞋的艱苦經歷,讓十幾歲的南存輝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許多東西。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在這個過程當中收獲不少,比如如何打破這種虛榮心,如何面對現實,如何去不斷地多賺幾毛錢、多賺幾分錢,千方百計,用什么能賺錢?在這個過程當中學了很多做人道理,在書本上學不到這種人生的課程。
南存輝憑著良好的修鞋技術和服務,成為柳市小有名氣的修鞋匠。三年后,16歲的他,已經不滿足于這小小的修鞋攤。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當時我們在修鞋的過程當中發現,柳市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有些拎個包、有些拎個袋,有些跑供銷、訂合同,有些來買產品,去發貨,有些就擺柜子、開店、做配件。
我看看朋友、看看同學、看看鄰居,都能從中賺錢,我就想,我修鞋也不錯,那時候一天幾塊錢,但是你怎么修都做不大的。
那時候我看到邊上都做電器發財,我就動了這個心思,能不能做電器?我父親當時是堅決反對我,你可不能轉行,你轉行了以后我這個收入沒有了怎么辦?全家靠這個吃穿吃飯的。
南存輝瞞著父親,與伙伴在村里一個小工廠里租了一個小小的柜臺,做起了最簡單不過的電器生意。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從最簡單的按鈕、信號燈開始。第一個月我請了幾個伙伴一塊,花了很多個通宵,天天工作到3點鐘、5點鐘。
這樣用了4個人股東合伙,賺了30多塊錢,我很高興。
上世紀80年代,隨著低壓電器生產、經營的家庭作坊越來越多,溫州柳市的電器產品的一些質量問題逐漸暴露,1984年國家經貿委等八家單位聯合發布了《工業產品管理條例》。要求從業人員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1988年,南存輝的企業成為第一批拿到生產許可證的電器生產企業。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結果90年我們整個的溫州、樂清,那時候電器越做越多了,大量的企業都是家庭作坊小廠。
基本上還沒有進入到生產許可的狀態,所以質量成了一大隱患,經常出現哪里電梯門開了關不了,哪里出問題等等,所以那個時候確實給全國帶來很多困擾。所以國家國務院專門為柳市鎮發了一個國辦29號文件。
省政府也組織了一起配合行動,所以定了一個八字方針:打擊整頓、疏導扶持。打擊整頓那一批確實沒拿到許可證、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也不知道怎么控制質量的,這些要取締。
我們這一批有許可證的,能夠有基礎條件做的好的,依法合法生產的。對這些起來要扶持。
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溫州民營經濟已開始蓬勃發展,社會上對于姓資姓社的爭論卻甚囂塵上。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1991年,那時候我們作為一個民營企業,當初我們政策還沒有放開。那時候到底是姓資姓社、姓公姓私,到底怎么走?那時候非常困擾,因為還有很多人寫信給中央,說溫州變了。
但政府部門的領導他們怕,北京的外面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地方政府的領導也不知道怎么幫你發展,他也不敢解開思想放開發展。像我們,賺了點小錢,也小小心心的,也不敢再買設備再擴張。
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化,國家相繼出臺了一些鼓勵外資到中國投資的政策,這讓想謀求擴大發展的南存輝,看到了新的希望。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假如你是合資企業、外資企業,你的項目立項被批準的話,那么建廠房的土地指標就會給你。
后來我們就千方百計去找這一類的伙伴,后來就把華僑這些親戚請過來,你能不能給我投資?能給我投資的話我們一起合作,他出錢我們出力,我們也出錢。
1991年中美合資正泰電器有限公司成立。南存輝的企業開始步入快速的發展軌道。
2009年,正泰進入新的領域——光伏太陽能產業,并在國外組建了研發團隊。
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08年到現在危機以來,我們人才抄底,幾百個海歸、博士、老外、專家。不斷的搞研發,所以我們在這五年當中,我們轉型、升級,我們是從原來的傳統輸配電電器制造業轉到了新能源、轉到了高端裝備業,轉過來后面不僅是太陽能電池板,我們還有應變器,還有其他的,我們也是在高端的太陽能本身里面,我們第一代做到了19.3的轉換效率,目前是最高的,成本也是最低的。第二代的薄膜我們做到了10.3的穩定效率,實驗室上12了,它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主持人:
目前,在電力行業末端摸爬滾打多年的正泰集團,正嘗試著轉型升級成為一家高科技新能源制造商。而南存輝認為,正泰之所以二三十年以來不斷地能夠健康、持續的發展,離不開他常說的三句話:聽中央的、看歐美的、干自己的。感謝收看本期《影音紀事》我們下周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