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現代企業的科學、高效運轉離不開以標準化為基礎的管理手段。作為泰勒科學管理的核心內容,標準化與精細化、數量化一同并稱成為其初期理論的三大精髓。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標準化的運用已遠遠超過了以往工業化生產的領域,成為決定企業甚至行業技術路線和發展方向的關鍵因素,企業標準化程度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依據。
標準化是科技創新的橋梁。標準化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科技創新成果要通過制訂和實踐標準這座橋梁才能轉化為新的生產力,才能真正得以應用。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科技創新的步伐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技術標準更是逐漸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標準的爭奪與制訂本質上就是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尤其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是否參與標準制訂或擁有解釋標準的“本錢”,意味著是否能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各個行業都是如此,光伏行業也不例外。
我國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全國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了一些太陽光伏能源系統領域的基礎類標準,隨后又對部分國際通用的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光伏標準進行了轉化,替代了原有的部分標準。主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太陽能電池,配套產品中的光伏系統專用控制器和逆變器的地方標準、與光伏系統相關的蓄電池國家標準、與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相關的小型風力發電機標準等,這其中多是推薦標準(GB/T),而非強制標準(GB)。
2001年前的光伏標準主要是針對太陽電池、組件、獨立光伏系統。從2004年來,國內在制定的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標準、規范還沒有公開執行,光伏部件生產企業主要參考國際IEC標準。 到2009年的“金太陽計劃”、光電建筑扶持資金項目,也沒有統一的并網技術規范,主要是對關鍵部件(組件、并網逆變器)滿足專門檢測認證條件就可通過。至于建成之后,光伏電站發電性能、并網電能質量等都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
現階段已經頒布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國家標準中只有針對戶用光伏系統的標準,而沒有針對光伏獨立電站的國家標準;系統部件,包括控制器、逆變器、光伏專用蓄電池等的國家標準待批準、待完善;光伏產品,如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草坪燈、太陽能交通信號、太陽能廣告標識等尚無國家標準。
由于光伏發電幅照強度波動性、隨機性強,運行控制問題突出,其大規模應用對電網運行提出了新挑戰,光伏分布式接入配電網對電網安全、繼電保護、電能質量產生影響,必須盡快出臺相關的標準規范對光伏并網的特性做出明確的規定,包括資源與負荷如何匹配、運行控制、安全保護。
目前國內光伏發電迅速發展,但光伏發電站監控系統功能和性能缺乏明確規范,為保障光伏發電站和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有關部門決定開展研究制定光伏發電標準工作,制定《光伏發電站監控系統技術要求》。該標準規定了并網光伏電站監控系統的結構及配置、系統功能、性能指標、工作環境條件、試驗檢驗等技術要求,適用于通過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以及通過10KV電壓等級與公共電網連接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光伏電站。
有技術標準可依,光伏市場才能規范、產品質量才能保證,如果沒有標準或標準出臺不及時都會直接影響產品或工程質量,也不利于市場的有序發展。希望有關主管部門加緊批復已上報的標準,以更好地指導光伏發電行業的工程建設和電站的安全運行。
2012年9月18-19日于上海外灘浦華大酒店將要召開的“2012中國(國際)光伏電站應用技術創新研討會(簡稱PV Application 2012)”(www.pvapplication.com),將“以品質源于專注,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與大家共同探討標準化體系下的光伏新未來,創新,從標準開始。
標準化是科技創新的橋梁。標準化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科技創新成果要通過制訂和實踐標準這座橋梁才能轉化為新的生產力,才能真正得以應用。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科技創新的步伐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技術標準更是逐漸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標準的爭奪與制訂本質上就是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尤其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是否參與標準制訂或擁有解釋標準的“本錢”,意味著是否能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各個行業都是如此,光伏行業也不例外。
我國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全國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了一些太陽光伏能源系統領域的基礎類標準,隨后又對部分國際通用的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光伏標準進行了轉化,替代了原有的部分標準。主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太陽能電池,配套產品中的光伏系統專用控制器和逆變器的地方標準、與光伏系統相關的蓄電池國家標準、與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相關的小型風力發電機標準等,這其中多是推薦標準(GB/T),而非強制標準(GB)。
2001年前的光伏標準主要是針對太陽電池、組件、獨立光伏系統。從2004年來,國內在制定的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標準、規范還沒有公開執行,光伏部件生產企業主要參考國際IEC標準。 到2009年的“金太陽計劃”、光電建筑扶持資金項目,也沒有統一的并網技術規范,主要是對關鍵部件(組件、并網逆變器)滿足專門檢測認證條件就可通過。至于建成之后,光伏電站發電性能、并網電能質量等都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
現階段已經頒布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國家標準中只有針對戶用光伏系統的標準,而沒有針對光伏獨立電站的國家標準;系統部件,包括控制器、逆變器、光伏專用蓄電池等的國家標準待批準、待完善;光伏產品,如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草坪燈、太陽能交通信號、太陽能廣告標識等尚無國家標準。
由于光伏發電幅照強度波動性、隨機性強,運行控制問題突出,其大規模應用對電網運行提出了新挑戰,光伏分布式接入配電網對電網安全、繼電保護、電能質量產生影響,必須盡快出臺相關的標準規范對光伏并網的特性做出明確的規定,包括資源與負荷如何匹配、運行控制、安全保護。
目前國內光伏發電迅速發展,但光伏發電站監控系統功能和性能缺乏明確規范,為保障光伏發電站和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有關部門決定開展研究制定光伏發電標準工作,制定《光伏發電站監控系統技術要求》。該標準規定了并網光伏電站監控系統的結構及配置、系統功能、性能指標、工作環境條件、試驗檢驗等技術要求,適用于通過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以及通過10KV電壓等級與公共電網連接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光伏電站。
有技術標準可依,光伏市場才能規范、產品質量才能保證,如果沒有標準或標準出臺不及時都會直接影響產品或工程質量,也不利于市場的有序發展。希望有關主管部門加緊批復已上報的標準,以更好地指導光伏發電行業的工程建設和電站的安全運行。
2012年9月18-19日于上海外灘浦華大酒店將要召開的“2012中國(國際)光伏電站應用技術創新研討會(簡稱PV Application 2012)”(www.pvapplication.com),將“以品質源于專注,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與大家共同探討標準化體系下的光伏新未來,創新,從標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