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工人在新疆哈密光伏發電站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組件。
8月2日,自治區經信委和SEMI中國(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中國分會)在哈密舉辦“中國(哈密)大型光伏荒漠發電產業發展論壇”,新奧、正泰、日芯等近百家國內外光伏企業與會,共同探討推進光伏產業發展和拓展深化應用,以及充分發揮新疆荒漠太陽能和區位優勢,打造“光電東送”基地。
自治區經信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蘇國平說,新疆國土總面積166.49萬平方千米,荒漠戈壁約100萬平方千米,占總國土面積的60%,荒漠戈壁每年接收的太陽能輻射相當于4000億噸標準煤,適合建造大型荒漠光伏發電站。按年發電量150千瓦小時/平方米計算,新疆荒漠戈壁全年發電量達到1.5×106億千瓦小時,相當于我國目前年電能消費量的24倍,是一個巨大的、潔凈的光伏能源寶庫。
目前,華電、中電投、中節能、中廣核、大唐電力等企業正在新疆從事光伏電力基地建設。截至2011年底,新疆荒漠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到47萬千瓦。為了提高荒漠太陽能的轉化與利用率,計劃到2015年荒漠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加2倍,達到150萬千瓦,占新疆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三,最終把新疆建成中國最大的“光谷”和西部最大的光伏產業示范基地。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彭紅兵說,國家發改委日前出臺了《關于支持新疆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新疆多晶硅、鋼鐵、煤化工、火電、輕工紡織等12個產業提出了差別化產業政策,是國家支持新疆光伏產業發展主要政策之一。
新疆則設立有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全面開放全疆荒漠區大規模開發光伏電力市場,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光伏發電量,并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補貼,發展超高壓電網體系,以推動光伏發電量逐年增長。
今后,新疆在哈密、吐魯番、阿克蘇、喀什、和田等輻射資源豐富的荒漠地區,將規劃建設一批萬千瓦以上的大型光伏并網電站以及三到五個太陽能綜合利用示范區;對適宜的公共場所、車站、學校、醫院等建筑進行太陽能光伏建筑應用示范;“十二五”期間,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和田等地因地制宜建設十個多能互補的微網發電系統。
專訪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陸郝安
“新疆光伏產品需求旺不過剩”

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陸郝安
記者:為何此次論壇選擇在新疆舉辦?
陸郝安:我是第一次來新疆。幾天下來,我感覺新疆真是個好地方,地大物博,煤炭、風力和太陽能等資源十分豐富,是一塊熱土和寶地。新疆能源大通道建設,給新疆光伏產業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全球2000多家領導型公司是SEMI的會員,將近三分之一會員涉足光伏產業。從1988年起,SEMI中國就一直致力于促進中國半導體﹑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LED產業的發展,推動全球產業界與國內產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企業和政府機構在發展產業上的協調,幫助企業及政府機構進行產業規劃。
本次論壇舉辦地點選擇新疆,一是自治區經信委、哈密地區行署和新疆光伏產業聯盟重視和支持,二是新疆具備很好的條件,近幾年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三是SEMI已經將新疆列為戰略目標。我們這次帶來了50多家會員企業,他們多數人已經有將產業轉移到新疆的意向。我們以后還會在新疆舉辦類似大型高峰論壇。
記者:全球光伏產品是否過剩?新疆的光伏發展速度是不是太快?
陸郝安: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前,全球光伏產品有多少能銷售多少,供不應求。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外光伏產業發展速度變緩。去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和福島核泄漏事故,從安全考慮,很多國家加快光伏電站建設,到去年底全球累計光伏裝機總容量超過67吉瓦。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球電池產量已達到3300萬千瓦,實際產能達到4500萬千瓦,產能過剩1200萬千瓦。國際多晶硅價格一路走低,到目前已由2010年的每公斤50美元-90美元下降到20美元-25美元,降幅超過60%。隨著歐債危機一步步升級,美國和德國等國家一再下調太陽能政府補助,已經有多家光伏企業破產和申請破產保護。
我國有800家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和200家光伏電池片生產企業,受美國和德國等國家反傾銷、反補貼等影響,產品出口量開始減少,個別出現產品積壓和虧損現象。為了盡快破解困局,他們一方面加大國內銷售力度,另一方面考慮將產業向新疆等西部地區轉移,新疆光伏產業發展速度會因此而加快。
我認為,目前的市場形勢不會影響新疆光伏產業的發展,國家將新疆列為東部地區光伏產業轉移接替區,有利于新疆將光伏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新疆光伏產業發展速度不快,光伏產品處于需求旺季,并沒有過剩。光伏產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國外和內地光伏產品過剩是相對的,在全球經濟復蘇后可以得到解決。
記者:新疆目前光伏產業發展的瓶頸是什么?新疆光伏產業該如何發展?
陸郝安:制約新疆光伏產業發展的主要是電力輸送和并網難。光伏電站建設周期一般為4至6個月,特高壓輸電線建設周期一般為一年到幾年。新疆個別光伏發電站擔心電站建成后電力并網難和輸送難,建設速度放緩。太陽能和風能一樣,具有不穩定性,需要和火電打捆外送。新疆光伏電力并網難和輸送難有望在哈密-鄭州、哈密-重慶、準東-成都等特高壓輸電線路建成后得到解決。
制約新疆光伏產業發展瓶頸還有上網電價。我國資源較好地區的風電發電成本已低于0.5元/千瓦時、火電平均上網電價已達0.44元/千瓦時,盡管太陽能發電成本已降至1元/千瓦時,但仍比風電成本和火電上網電價高很多。新疆也是這種情況,新疆光電上網同樣需要電網企業給予較高補貼。如果上網電價過低,光伏電站收回投資的周期會延長,甚至出現虧損,不僅會影響其他企業光伏電站的積極性,而且不利于新疆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新疆有公路、鐵路和航道通向內地,而且與中亞各國很近,光伏產品可以銷往內地和中亞、西亞各國。在沒有全面打開中亞、西亞等市場之前,新疆光伏組件和電池的產能還要和當地光伏電站建設需求相匹配。
新疆光伏電站可按照并網和離網兩種方式發展,即在光電并網條件好的地區建設光伏電站,發電全部并入新疆電網;在邊遠、缺電和不能并入新疆電網的地區,建設離網光伏電站,滿足局部地區電力需求。新疆大力發展光伏產業,不僅能給當地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而且是新疆及我國能源需求和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