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補助回饋率最高的西班牙補助案已于9月結束,需求從高點向下滑落,當初為了搶搭這波高額補助,歐洲許多模塊廠下單到亞洲委外代工。現在補助案結束了,委外代工的訂單勢必減少,這是亞洲模塊廠必須注意的地方,如果客戶結構不建全,都屬于這類短期代工訂單,可能在短期內出現訂單快速縮水的情況。
這波金融海嘯襲擊全球,導致全球銀行均采借貸緊縮政策,這將會使向來需要銀行融資來興建系統的太陽光電產業在需求上出現成長延宕的可能,以被視為最具潛力的太陽能電廠(Solar power plant)為例,它常是利用政府補助政策、銀行融資再加上基金投入一起運作興建,當電廠興建后再透過本身的發電獲利及政府補助來分期繳交銀行貸款費用。
另外,包括許多系統廠也是利用這個運作模式來鼓勵住戶或企業安裝太陽能系統,打著不用付1毛錢就到府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口號,主要即是由系統商統包整個補助、借貸等財務運作。但現在銀行采行緊縮政策,借貸資金運作領域出現短期困頓,這恐怕會讓有意興建系統的業者,短期內有籌資不易及招商困難的問題,導致需求出現延緩。
不過,短期需求走勢出現模糊不清的情況,主要來自于金融海嘯的沖擊,長期來看,傳統石油缺乏的問題仍存,國際石油愈來愈貴的走勢是可以預見的,替代能源的發展是勢在必行,太陽光電長期的需求仍存,走勢仍是樂觀可期,尤其供應端的成本下降至與傳統電力價格相同時(Grid parity),勢必會有一波更大的需求產生。
惡劣環境沖擊 體質差的小心倒地
只不過這波惡劣環境的沖擊,將會使體質較差的太陽能廠面臨生存的問題,如上述的模塊廠在訂單快速縮水的情況,再加上先前有許多模塊廠產能擴充太快,遇到需求下滑訂單緊縮,也可能使短期營運受到沖擊,預估這種問題出現機率以大陸模塊業者較高,當然客戶結構不健全的模塊廠,不論在哪里個地區都可能出現被淘汰出場的命運。
另外,受到資金借貸困難度提升,許多體質不健全的太陽能業者也可能因此而運作困難,除了擴產可能出現延緩的現象,買料或支付料源所需的資金也可能因而困窘,這在整個太陽能供應鏈中每1個環節的業者都可能面對,這將使這些業者的競爭力明顯下滑,產業環環相扣,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各種可能的情況都不容輕忽,所以此波金融風暴對體質差的業者而言是一大考驗,也可以說這波金融風暴比的就是誰的體質好、耐力夠。
因為環境不佳,導致各家業者對景氣的看法分岐,因應策略也出現不同的情況,這也是近期太陽能電池現貨市場甚至硅晶圓或多晶硅料源等現貨市場,出現雜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價格訂定上也出現明顯分岐的走勢,真正價格走勢為何?會不會再下修2009年成長的預估值?恐怕得等環境明朗化后才能確定。
相對客戶結構較佳,資金的運作及籌措能力較好的業者也在此時凸顯它的優勢,有機會進一步鞏固或擴大市場占有率,這也是這波環境嚴格考驗下將產生的洗牌效應,比的就是誰的氣比較長,而洗牌效應淘汰體質差的業者,也將有助于產業運作的秩序。
薄膜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溫度系數已成客戶指標
非晶硅薄膜在近期更受矚目的主要原因,預估來自于民眾荷包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而縮水,也變得更精打細算,所以也漸打入住宅市場,雖然它的轉換效率仍不及傳統結晶硅來得高,但消費者的考慮仍需以總體成本為依據。
若以目前轉換效率6~8%的非晶硅太陽能電池模塊每瓦裝置價格與傳統結晶硅太陽能模塊來比,目前非晶硅每瓦報價成本約便宜20~50%,雖一般認為住宅區會考慮到土地成本,但實際上除了土地昂貴的日本外,許多地價便宜的歐、美地區住戶有足夠面積安裝每戶35千瓦的基本發電量,土地成本問題在歐洲及美國的許多地區并不明顯。
而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溫度轉換系數低,即轉換效率較不受氣溫影響,且受照度影響較小,在低照度下仍可維持較佳的轉換效率,所以若裝設相同瓦數的發電機組,非晶硅薄膜的年度總發電量可以比傳統結晶硅模塊高出約10%。
在拜訪許多歐、美大廠時,客戶端往往開口的第1句話即是詢問產品的溫度轉換系數,足見這個概念在太陽能產品的重要性。雖然許多人猜測,一旦需求減緩,多晶硅缺料的問題也將跟著減緩,甚或開始降價,這將使傳統結晶硅產品的成本及價格也因而開始下滑,亦將沖擊各類薄膜在成本上的優勢,但薄膜的特性是經大量量產后將降低成本,成本的競爭優勢是長期的,而且它有其它產品不可取代的市場及優勢,像總成本競爭優勢等概念,太陽光電市場成長的潛力很大,均有可生存的空間,但成本的概念是最終競爭的依據。
蔡進耀現任宇通光能董事長兼執行長,曾任益通總經理,德國斯圖嘉大學電機博士,德國貝克勒獎(有「太陽能界諾貝爾獎」之稱)得主Bloss弟子。他的博士論文以研究太空用的太陽能電池為主,參與過歐盟跨國性的太陽能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