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新能源網訊,2011年下半年,歐債危機、美國“雙反”、產能過剩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我國光伏產業受到巨大沖擊。一時間,我國光伏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多個知名企業限產、停產,致使我國光伏產業陷入低谷,進入產業寒冬期。但是,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看到,安陽市鳳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卻是一片繁忙景象。總經理劉茂華介紹,目前,鳳凰光伏開工率100%,產品銷售遍布全國,甚至有一些訂單急需交貨需要委外加工。在當下我國光伏產業的低谷期,是什么原因使鳳凰光伏能夠擺脫困境,走出自己的一條發展道路呢?
自主研發 提升產品競爭力
據了解,鳳凰光伏自2009年4月成立以來,僅僅用6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從建廠到投產的迅速發展,通過高效能與過硬的產品質量,迅速拓展市場,硅片產品受到國內外廣大客戶的認可,產品銷售遍布全國,其硅片制造業務在全國名列前茅。2010年與2011年兩年期間實現銷售收入16億余元,利稅總額2.5億余元。鳳凰光伏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的理念,致力于高效能光伏產品的研發與制造,目前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3項、國際發明專利3項、實用發明專利17項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為河南經濟發展和地方經濟轉型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鳳凰光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四大方面。
第一,貫徹全產業鏈的發展戰略。鳳凰光伏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分別負責企業戰略的三大核心模塊。其中,滑縣生產基地主要以晶硅鑄錠、硅片制造業務為主。去年12月奠基的安陽鳳凰新能源有限公司,延伸至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的研發制造,規劃產能1GW,目前該項目正在建設中,計劃年底前實現部分投產。上海鳳之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在光伏與農業相結合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3家公司的布局,鳳凰光伏將實現從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的研發制造到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與應用,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第二,自主研發,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年4月,根據河南省科技廳相關專家、學者對安陽市鳳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鑄錠準單晶技術的成果鑒定,該項目在硅材料和導熱元件選用、溫度梯度控制及晶種制備等方面實現了集成創新,接近國際領先水平。而更具優勢的是該公司推出了T級(Trend)準單晶硅片,平均效率超過18%,非常接近單晶硅片的效率,而成本比單晶硅片大幅降低。每爐鑄錠幾乎不會產生多晶晶界的硅片。這也將是全球范圍內最具有獨創性和優良性價比優勢的產品。
今年6月,在河南省商務廳的組織下,中國貿易促進會在全國范圍內精心挑選了鳳凰光伏、安彩高科、華美新材料等優秀光伏企業代表河南參加德國慕尼黑光伏展。據悉,鳳凰光伏能夠參加歐洲最大的太陽能技術和產品貿易展覽會,為鳳凰光伏品牌的推廣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臺。展會上,鳳凰光伏重點展示了第二代準單晶技術、準單晶硅片產品及光伏系統業務,有效地展示了鳳凰光伏的產品與最新技術。在3天的展會期間,現場參觀鳳凰光伏展臺的國際客戶絡繹不絕。鳳凰光伏展團負責人孫嘉說:“這次參展我們收獲很多,一方面是了解了全球光伏行業最新的形勢與動態,更加堅定了鳳凰光伏以技術為核心推動企業發展的經營戰略;另一方面,通過在展會上考察世界領先的光伏企業,發現我們鳳凰光伏自主創新第二代準單晶技術在國際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更加堅定了鳳凰光伏大力發展工業化生產第二代準單晶產品的決心和信心。”
第三,充分吸納國際化的人才。鳳凰光伏的負責人始終認為“中國人才的國際化與國際化的中國人才是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資源”。企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問題,特別是那些既了解行業結構又掌握生產知識與技術、熟悉產品與商務知識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為此,鳳凰光伏正在誠邀國內外業內精英加盟,從而提升鳳凰光伏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不斷拓展產品市場的占有率。鳳凰光伏的客戶主要由業內知名上市公司組成,相對穩定的資金鏈大大降低了公司的風險。除了鳳凰光伏自身的自主品牌銷售業務外,另外配合了一些大企業的代工業務,使用了相對靈活的市場銷售模式,既保持了公司產能的滿載又降低了企業在行業低谷期的經營風險。
鳳凰光伏董事長孫志安在采訪中告訴記者:“鳳凰光伏之所以能夠快速穩步發展,一是得益于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二是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不斷進行產品的自身優化與升級,增強自身研發實力。三是不斷提高鳳凰品牌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國內知名企業業務的覆蓋基礎上,積極拓展下游的客戶,保持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穩居前三名。四是積極實施電站應用領域戰略,構筑虛擬產業鏈,迅速啟動光伏電站建設業務。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鳳之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吸納了一批光伏系統方面的專業人才。五是在企業管理、技術研發、資金方面,鳳凰光伏實施了全方位、高標準的管理改革。通過先進成熟的技術方案支撐、嚴謹的生產計劃與制造體系、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高效的行政管理,形成了鳳凰光伏高標準規范化的運作方式,實現了全新的跨越式發展,成為河南省光伏產業的龍頭企業,為河南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突出貢獻。”
積極探索 開創光伏領域新模式
在光伏應用領域,由于占地面積、地貌、環境、并網等條件的限制,我國大型地面電站多數分布在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發展較為緩慢。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倡分布式光伏系統的發展,提倡光伏與農業、工業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鳳凰光伏早在2011年就論證了分布式發電是民營企業的競爭優勢。鳳凰光伏采取光伏發電與傳統農業相結合的方式,在中國的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建設了20KW光伏大棚示范電站,實現了新能源與農業的完美結合。今年5月,鳳凰光伏子公司上海鳳之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南蔡鄉舉行太陽能設施農業一體化示范項目簽約儀式。在南蔡鄉投資興建太陽能設施農業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計劃用地1萬畝,建設2500個專業化生態大棚,裝機容量約為100MW,項目在“十二五”期間分3年進行建設,將有效拉動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在簽約儀式上,宿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穆海兵表示:“雙方的合作對促進宿城區現代農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將太陽能設施農業一體化示范項目打造成中國一流的高效農業、新能源項目。”
在小型光伏系統應用領域,鳳凰光伏自主研發的光伏微電網系統在安陽市進行了應用,分別建成了安陽市實驗中學20KW與南流寺村15KW的光伏微電網系統。該系統的特點是在并網條件不成熟的區域,以微電網的形式使用光伏發電系統,在光伏系統發電不足時,微電網系統將實現市電與光伏發電的無縫自動切換。另外,鳳凰光伏簽訂的項目還有遼寧錦州2MW、青海50MW、新疆20MW等光伏電站。
經過一年多在光伏電站系統業務領域的探索與努力,鳳凰光伏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形成了從硅片制造到電站開發建設的業務模式。經過3年的努力,鳳凰光伏已經實現了從單一的硅片制造,發展成擁有硅片、電站開發建設的多業務模式企業,在硅片新產品研發與電站建設的新模式領域均取得了突破。
多元布局 讓鳳凰光伏贏得未來
光伏發電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被世界上發達國家廣泛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作為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技術,正在我國迅速發展。我國也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大力發展光伏行業,2015年將達到21GW的裝機容量。可以預見,光伏發電將成為我國電力能源結構中的重要一環,相信鳳凰光伏將在未來光伏市場中大有所為。鳳凰光伏始終堅持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以技術創新為企業核心驅動力,專注于硅片制造與光伏電站建設兩個領域,通過利用有效的資源,整合發展光伏產業各業務模塊,齊頭并進發展。特別是在電站建設領域,鳳凰光伏將致力于把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帶到千家萬戶。
正像鳳凰光伏的企業宗旨“追隨陽光、改變世界”一樣,鳳凰光伏將以全球領先的生產設備為基礎,以專業的研發團隊為依托,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太陽能光伏產品與服務,創造高效清潔的太陽能電力,為太陽能事業貢獻技術與力量。全力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以實際行動為河南“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