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國防,興企不忘強兵。既要搞好企業發展、促進經濟建設,更要在關心國防、軍民共建工作上做表率。”------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
繼2011年7月29日,英利集團出資6000萬元建設樂凱北大街消防站之后,在建軍85周年到來之際,英利集團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青藏兵站部捐贈100盞太陽能路燈,建設于該部駐敦煌教導大隊,總價值達100萬元人民幣。
7月26號,英利集團在西寧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青藏兵站部正式舉行捐贈儀式。此次捐贈的路燈已于7月中旬動工安裝,月底前竣工,系統總裝機容量為16.4千瓦,每年可發電1.5萬度,節約標準煤6噸,減排二氧化碳15.6噸。
保定市是軍民共建的發祥地。在30年的輝煌歷程中,保定的軍民共建保持了旺盛活力。多年來,保定市新能源領軍企業英利集團時刻不忘國防,以實際行動不斷拓展深化軍民共建主題、豐富共建內涵、拓展共建領域、改進共建模式、提升共建效益,成為了保定市民營企業支持開展軍民共建的典范。
興企致富不忘“筑長城”
翻開英利集團的發展史,興企與共建已然成為該企業發展過程中一道特有風景線。多年來,英利集團 興企致富不忘“筑長城”,以提高部隊戰斗力和企業生產力為目標,用實際行動譜寫軍企共建和諧發展主旋律。
英利集團在66336、66069部隊設立了“科技強軍獎勵基金”,利用企業的技術研發優勢和資金優勢,與駐軍共同進行科技和技術創新,全力支持部隊開展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智力練兵和部隊營房、訓練設施建設,支付基金超過150萬元。
英利集團還通過支持參與部隊營房建設、改造生活設施等手段實施后勤擁軍,先后在駐地部隊營區免費安裝310盞太陽能路燈,建設標準籃球場4個,近年來,集團用于擁軍的款物總價值約7000余萬元。
而去年7月29日由英利集團出資6000萬元建設的樂凱北大街消防站無償提供給市公安消防支隊第七中隊暨戰勤保障大隊使用,這是我國首家由企業出資建設提供給消防部隊使用的消防站,這座全國首個光伏建筑一體化消防站有住院部調動和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國家消防事業中。
同時英利集團還將興企與強軍相統一,進行資源優勢的互通、互補和共享,成為駐地部隊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地,駐保部隊成為企業開展國防教育、愛國教育的基地。集團多次接待北京軍區、省軍分區、市消防支隊等部隊官兵來公司參觀、學習和交流。
搭平臺讓復轉軍人再創業
為有效解決復轉軍人的就業安置問題,英利集團在招收員工時優先安排退伍軍人、轉業軍人就業,每年舉辦“復轉軍人專場招聘會”和“軍屬專場招聘會”,共安置復轉退伍軍人400余人,安置軍人家屬就業100多人。
這些轉復退伍軍人扎根企業,始終保持革命軍人善打硬拼的優良本色,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出了生力軍的作用。英利集團對有一定潛力和能力的復轉軍人著意培養、選拔和重用,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技術標兵、創新能手,還有的走上了管理崗位。
同時,英利集團在解決復轉軍人的就業安置問題之余,還多次組織軍地青年開展聯誼,專門解決部隊大齡青年的婚姻問題。
英利集團積極承擔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在搭平臺讓復轉軍人在創業的同時,累計向災區、貧困地區、國防、文化教育和體育事業捐贈款物1.3億元。集團大量吸納安置下崗職工、殘疾人和附近農民就業。集團全資企業易通公司吸納367名殘疾人就業,被中央文明辦、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命名為“全國志愿助殘示范基地”。
攜手開創軍民共建新模式
從“軍民共建”到“攜手幫建”,不僅是理論上,更是實踐上的創新。
英利集團與66336部隊拓展軍民共建內涵,從2007年起雙方攜手幫建第三方——淶水縣寺皇甫村,對該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教育、農民工就業、村容村貌、精神文明進行對口幫建。先后開展了維修村內道路、進行養殖技術培訓、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一系列幫扶活動。寺皇甫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該村黨支部榮獲河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同時,英利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工作,實施綠色發展,早在2006年,公司就被國家環境保護部評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公司建立了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成立了“資源綜合再利用委員會”全面領導企業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工作,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提高自然資源綜合利用率,減少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使單位產量能耗實現大幅度下降。公司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是國內同行業首家加入這一項目的企業。
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需要企業精神,需要形成企業凝聚力、向心力。英利集團十分注重將部隊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紀律建設”三大優勢結合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并形成了“像家庭、像部隊、像學校”的特色企業文化。而且還經常性地開展“老兵講傳統,新兵談感受”活動,定期選派員工骨干到部隊接受培訓,傳承部隊雷厲風行、令行禁止、吃苦耐勞、敢打敢拼,勇于負責的部隊精神。英利集團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光伏市場劇烈調整期間,正是憑借敢打硬仗的精神和火熱的戰斗激情,創造了逆勢而上、大幅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驕人業績,成為世界光伏行業的排頭兵。
繼2011年7月29日,英利集團出資6000萬元建設樂凱北大街消防站之后,在建軍85周年到來之際,英利集團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青藏兵站部捐贈100盞太陽能路燈,建設于該部駐敦煌教導大隊,總價值達100萬元人民幣。
7月26號,英利集團在西寧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青藏兵站部正式舉行捐贈儀式。此次捐贈的路燈已于7月中旬動工安裝,月底前竣工,系統總裝機容量為16.4千瓦,每年可發電1.5萬度,節約標準煤6噸,減排二氧化碳15.6噸。
保定市是軍民共建的發祥地。在30年的輝煌歷程中,保定的軍民共建保持了旺盛活力。多年來,保定市新能源領軍企業英利集團時刻不忘國防,以實際行動不斷拓展深化軍民共建主題、豐富共建內涵、拓展共建領域、改進共建模式、提升共建效益,成為了保定市民營企業支持開展軍民共建的典范。
興企致富不忘“筑長城”
翻開英利集團的發展史,興企與共建已然成為該企業發展過程中一道特有風景線。多年來,英利集團 興企致富不忘“筑長城”,以提高部隊戰斗力和企業生產力為目標,用實際行動譜寫軍企共建和諧發展主旋律。
英利集團在66336、66069部隊設立了“科技強軍獎勵基金”,利用企業的技術研發優勢和資金優勢,與駐軍共同進行科技和技術創新,全力支持部隊開展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智力練兵和部隊營房、訓練設施建設,支付基金超過150萬元。
英利集團還通過支持參與部隊營房建設、改造生活設施等手段實施后勤擁軍,先后在駐地部隊營區免費安裝310盞太陽能路燈,建設標準籃球場4個,近年來,集團用于擁軍的款物總價值約7000余萬元。
而去年7月29日由英利集團出資6000萬元建設的樂凱北大街消防站無償提供給市公安消防支隊第七中隊暨戰勤保障大隊使用,這是我國首家由企業出資建設提供給消防部隊使用的消防站,這座全國首個光伏建筑一體化消防站有住院部調動和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國家消防事業中。
同時英利集團還將興企與強軍相統一,進行資源優勢的互通、互補和共享,成為駐地部隊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地,駐保部隊成為企業開展國防教育、愛國教育的基地。集團多次接待北京軍區、省軍分區、市消防支隊等部隊官兵來公司參觀、學習和交流。
搭平臺讓復轉軍人再創業
為有效解決復轉軍人的就業安置問題,英利集團在招收員工時優先安排退伍軍人、轉業軍人就業,每年舉辦“復轉軍人專場招聘會”和“軍屬專場招聘會”,共安置復轉退伍軍人400余人,安置軍人家屬就業100多人。
這些轉復退伍軍人扎根企業,始終保持革命軍人善打硬拼的優良本色,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出了生力軍的作用。英利集團對有一定潛力和能力的復轉軍人著意培養、選拔和重用,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技術標兵、創新能手,還有的走上了管理崗位。
同時,英利集團在解決復轉軍人的就業安置問題之余,還多次組織軍地青年開展聯誼,專門解決部隊大齡青年的婚姻問題。
英利集團積極承擔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在搭平臺讓復轉軍人在創業的同時,累計向災區、貧困地區、國防、文化教育和體育事業捐贈款物1.3億元。集團大量吸納安置下崗職工、殘疾人和附近農民就業。集團全資企業易通公司吸納367名殘疾人就業,被中央文明辦、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命名為“全國志愿助殘示范基地”。
攜手開創軍民共建新模式
從“軍民共建”到“攜手幫建”,不僅是理論上,更是實踐上的創新。
英利集團與66336部隊拓展軍民共建內涵,從2007年起雙方攜手幫建第三方——淶水縣寺皇甫村,對該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教育、農民工就業、村容村貌、精神文明進行對口幫建。先后開展了維修村內道路、進行養殖技術培訓、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一系列幫扶活動。寺皇甫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該村黨支部榮獲河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同時,英利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工作,實施綠色發展,早在2006年,公司就被國家環境保護部評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公司建立了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成立了“資源綜合再利用委員會”全面領導企業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工作,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提高自然資源綜合利用率,減少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使單位產量能耗實現大幅度下降。公司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是國內同行業首家加入這一項目的企業。
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需要企業精神,需要形成企業凝聚力、向心力。英利集團十分注重將部隊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紀律建設”三大優勢結合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并形成了“像家庭、像部隊、像學校”的特色企業文化。而且還經常性地開展“老兵講傳統,新兵談感受”活動,定期選派員工骨干到部隊接受培訓,傳承部隊雷厲風行、令行禁止、吃苦耐勞、敢打敢拼,勇于負責的部隊精神。英利集團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光伏市場劇烈調整期間,正是憑借敢打硬仗的精神和火熱的戰斗激情,創造了逆勢而上、大幅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驕人業績,成為世界光伏行業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