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發展處于停頓階段,非晶矽電池組件效率有待提高,CdTe和CIGS電池組建技術需要完善。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簡稱CdTe電池,它是一種以p型CdTe和n型Cd的異質結為基礎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一般標準的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由五層結構組成:背電極、背接觸層、CdTe吸收層、CdTe窗口層、TCO層。
目前的CdTe電池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制備,化學水浴沉積(CBD)、近空間升華法、絲網印刷、濺射、蒸發等。一般的工業化和實驗室都采用CBD的方法,這是因為CBD法的成本低和生成的CdS能夠與TCO形成良好的致密接觸。
由于太陽能市場需求疲軟和競爭的激烈,而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相同效率在成本上與其他可替代產品相比不具備可競爭性,因此部分對該產品進行研發生產的企業對其短期市場似乎并不看好。First Solar此前就表示,盡管其薄膜光伏產品轉換效率已達14%,但依舊無法與中國晶矽電池產品形成有效競爭。
短期CdTe技術無法趕上晶矽電池的步伐,不同企業對此做出反應不一。雖然First Solar認為薄膜太陽能電池在與中國晶矽產品形成競爭時處于下風,但作為CdTe界的老大,該公司選擇與Intermolecular合作,以期加快材料和流程的研發,縮短高效CdTe薄膜光伏組件的上市時間。市場數據顯示,2011年該公司CdTe的電池效率創造了17.3%的世界紀錄,并計劃今年年底平均組件效率達到12.7%。
與First Solar不同的是,另一家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商GE Solar近期則被爆選擇停止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的建設。此番舉動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的迅速下滑,CdTe新技術的研發產業化進入市場需要一定時間,而且由于技術含量較高,無法形成良好的成本競爭力。而整體太陽能行業市場的不景氣使該公司正在尋求調整技術研發和產業結構來度過寒冬期。
在中國方面,業內一度認為除了降低晶矽電池成本和提高其效率外,尋求新技術也是安然度過光伏危機的一個努力方向,一些企業也開始涉及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業內人士透露,中國的標桿性企業無錫尚德正在研發碲化鎘電池,有望在2012年實現量產;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則建設成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0兆瓦碲化鎘組件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