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續四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原始股股東減持及股價跌去近70%,這是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東山精密(002384,收盤價13.41元)留給投資者的印象。
而自上月初除權之后,二級市場上該股至今漲幅已超過30%。是什么讓東山精密股價表現煥然一新?業內將視線聚焦到了公司上市后培育的一干新業務上,尤其是去年一度停滯的CPV業務。
CPV業務初嘗甜頭
2010年4月上市的東山精密,過去一年多時間的表現可以說令投資者相當失望。去年年初還高居于70元/股以上的二級市場股價,至2011年年底以不復權價計算不足24元/股,一年時間里跌去近70%;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原始股東蘇州國發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的持股數,也從去年年中解禁后的972萬股降至今年一季報的432萬股。
股價連連下挫的背后,是東山精密基本面持續惡化。上市首年創下營收同比增長50%、凈利潤同比增長27%的東山精密,業績增長勢頭卻在去年第三季度突然掉頭向下,當季凈利潤同比大降77%,2011年全年凈利潤較前一年下滑47%。
東山精密將業績表現不佳的部分原因,歸結到公司CPV業務上。在今年1月披露的2011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里,東山精密聲稱因全球光伏市場整體不景氣,自身參股的美國SolFocus公司去年出現較大虧損,導致公司對其確認的投資損失增加,進而影響凈利潤。
CPV是東山精密上市后才著力培育的新業務,在入股SolFocus的同時,獲得對方CPV系統電池組件總裝的全球第一位優先生產經營權,以及SolFocus的CPV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獨家許可經營權。
但去年年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公司了解到的情況是,2010年下半年雙方敲定參股事宜后,2011年上半年東山精密倒是有按照協議承接SolFocus的CPV系統組裝業務,孰料去年3月開始光伏景氣迅速惡化,國際光伏產品價格全線暴跌,全年實際向SolFocus銷售的產品金額只有2324萬元。
幸運的是在正式入股的第三個年頭,東山精密總算是能真正嘗到全球第一位優先生產經營權的甜頭了。上月中旬公司發布公告稱,已收到SolFocus發來的正式訂單,后者將在今年年內向東山精密采購約1.08億元的CPV發電大板。這個金額占到了2011年東山精密營業收入的9.18%。
預計業績拐點出現在二季度
CPV恢復供貨的消息給公司帶來的正面影響相當明顯,東山精密二級市場股價自6月初除權以來一路上揚,目前漲幅已超過30%。
因此現階段外界關心的是,SolFocus今年將給公司帶來多大規模的新增收入?畢竟按照SolFocus披露的信息,雖然整個項目總裝機容量為450MW,但將分9期建設,首期50MW項目計劃在今年年底開工,明年年底前投入商業運營。那么,6月中旬這份公告,究竟匹配了首期項目多少裝機容量?年內是否還會有后續訂單轉至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就以上問題聯系過公司,對此,東山精密并未給予明確答復,只表示“現階段能披露的信息已經全部進行了公告”。
但東山精密方面強調,SolFocus以研發為主并沒有實體工廠,因此,需要公司采購由其指定的產品組裝成CPV系統;公司與SolFocus簽有CPV發電系統精密鈑金組件及組裝方面的排他性協議,“除非我們 (東山精密)自行放棄生產,SolFocus不得讓其他公司代為生產。”
業內研究員進行了相關測算。東方證券研究員周軍表示,目前國際市場上CPV組件加跟蹤系統報價大致在每兆瓦200萬~230萬美元,450MW對應金額在9億~10.35億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55億~65億元,首批50MW對應造價在6.3億~7.2億元人民幣之間。而東山精密提供的組件和組裝工作每兆瓦價格大約在150萬~200萬美元,假設今年年底前完成60%進度,對應貢獻營收在2.8億~3.5億元人民幣之間。
然而東山精密能從SolFocus上獲得的并不僅局限于此,公司還可憑借10.65%的持股分享投資收益,當然前提是SolFocus今年年內盈利。
另外,東山精密在5月底與聚燦光電簽下了LED燈具長期供貨框架協議,涉及金額為2億元,加上與SolFocus的1.08億元CPV訂單。2011年全年東山精密營收為11.6億元,周軍認為,上述訂單在下半年的集中交付將提升CPV和LED業務在總營收中貢獻,因此預計公司業績的拐點會出現在第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