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將在美國影響下,對我國的光伏業發起‘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可能很快就會出公告”,6月8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電工產品分會秘書長孫廣彬,在“我的鋼鐵網”主辦的第三屆電工鋼產業鏈發展論壇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額為358.2億美元,同比增長17.38%,其中,對印度的出口額為6.13億美元,占總出口量比重為1.71%,而這一比重在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國別中排名11。
據悉,在去年10月19日,以SolarWorld為首的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訴,對來源于中國的光伏電池產品提起“雙反”調查,要求美國向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超過100%關稅。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2.90%-4.73%的反補貼關稅。
因為Solar World為德國第二大光伏供應商,中國業內普遍預測,其將繼續在歐盟對進口中國的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據悉,去年我國光伏產品對歐洲市場的出口總額近204億美元,占出口總量的56.94%。另外,去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為55.7億美元,占出口總量的比重為15.56%。
美國、歐盟,再加上印度,已經發起或即將發起“雙反”調查的“合圍”形勢,加重了我國光伏產業對后期出口的擔憂,甚至有業內人士稱之為“滅頂之災”。
“仲裁之后還有磋商、價格承諾等方式,所以不是滅頂之災”,孫廣彬對光伏行業長期形勢表示樂觀,“中國加入WTO后很多傳統行業受到‘雙反’,但是沒有哪一個行業從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從長期看,“我們的企業將迎難而上,這將激起了我們企業更加勤奮,更加環保,更加先進的理念和生產”。
“我們的太陽能企業起點高、技術水平在世界前列、管理水平高、綜合管理水平也幾乎是世界第一,同時10多家大企業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上市,企業競爭力非常強”,“而反傾銷反補貼解決不了美國和歐洲太陽能制造企業的產業問題、財務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的就業問題”。
“是中國把這個產品的性價比降低到一定程度,才推動了全世界應用這個新能源產品,中國為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做了貢獻”,孫廣彬直言,“中國的光伏企業已經全球化了,采購、產品都已經全球化,短時間的反傾銷反補貼能把中國大陸產品擋住,但擋不住全球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也擋不住全球應用新能源產品”。
但孫廣彬還表示,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沒有得到承認,在WTO框架內,其裁定傾銷的標準是拿WTO第三成員國的第三國的標準來衡量,因此對中國很不利,“這次光伏產品就是拿的泰國的光伏產業成本,而泰國的太陽能產品成本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國家對中國發起或即將發起“雙反”調查的背景下,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將面臨嚴峻挑戰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為82.3億美元,同比降幅為34.28%。而從2006年到2011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從2億美元上升至358億美元,曾出現過連續6年的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額為358.2億美元,同比增長17.38%,其中,對印度的出口額為6.13億美元,占總出口量比重為1.71%,而這一比重在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國別中排名11。
據悉,在去年10月19日,以SolarWorld為首的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訴,對來源于中國的光伏電池產品提起“雙反”調查,要求美國向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超過100%關稅。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2.90%-4.73%的反補貼關稅。
因為Solar World為德國第二大光伏供應商,中國業內普遍預測,其將繼續在歐盟對進口中國的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據悉,去年我國光伏產品對歐洲市場的出口總額近204億美元,占出口總量的56.94%。另外,去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為55.7億美元,占出口總量的比重為15.56%。
美國、歐盟,再加上印度,已經發起或即將發起“雙反”調查的“合圍”形勢,加重了我國光伏產業對后期出口的擔憂,甚至有業內人士稱之為“滅頂之災”。
“仲裁之后還有磋商、價格承諾等方式,所以不是滅頂之災”,孫廣彬對光伏行業長期形勢表示樂觀,“中國加入WTO后很多傳統行業受到‘雙反’,但是沒有哪一個行業從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從長期看,“我們的企業將迎難而上,這將激起了我們企業更加勤奮,更加環保,更加先進的理念和生產”。
“我們的太陽能企業起點高、技術水平在世界前列、管理水平高、綜合管理水平也幾乎是世界第一,同時10多家大企業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上市,企業競爭力非常強”,“而反傾銷反補貼解決不了美國和歐洲太陽能制造企業的產業問題、財務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的就業問題”。
“是中國把這個產品的性價比降低到一定程度,才推動了全世界應用這個新能源產品,中國為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做了貢獻”,孫廣彬直言,“中國的光伏企業已經全球化了,采購、產品都已經全球化,短時間的反傾銷反補貼能把中國大陸產品擋住,但擋不住全球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也擋不住全球應用新能源產品”。
但孫廣彬還表示,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沒有得到承認,在WTO框架內,其裁定傾銷的標準是拿WTO第三成員國的第三國的標準來衡量,因此對中國很不利,“這次光伏產品就是拿的泰國的光伏產業成本,而泰國的太陽能產品成本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國家對中國發起或即將發起“雙反”調查的背景下,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將面臨嚴峻挑戰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為82.3億美元,同比降幅為34.28%。而從2006年到2011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從2億美元上升至358億美元,曾出現過連續6年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