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變器,這個光伏項目中必不可少的產品,并沒有受到業內人士的過多關注,但是昱能卻在這個并不起眼的領域領航先行——微型逆變器,逆變器領域的一個突破,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家可以實現量產的企業之一,讓我們在凌總的講述中,慢慢感受這位溫文爾雅的學者如何看待光伏市場的風云變化。

昱能光伏首席執行長凌志敏博士介紹世紀新能源網記者專訪
世紀新能源網:凌總您好,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昱能光伏。
凌志敏博士:我們昱能光伏是2009年9月在美國硅谷成立,隨后我們在2010年3月在中國浙江嘉興成立中國公司。美國那邊主要做市場技術系統前瞻性的,包括一些研發的方向性的工作,嘉興這邊做一些設計、工程、測試,包括生產這方面,隨后我們也在上海、北京有自己的辦公室。我們昱能光伏所做的產品是微型逆變器,是太陽能光伏里面逆變器類的產品。但是我們這個是非常有特色的,是微型逆變器,也就是說在每個太陽能組件后面都帶著一個小型的微型逆變器,它以并聯入網的方式進行系統的構成,這目前在世界上是2009年在美國硅谷推出的一個產品,我們在2010年初就推出國內的產品。目前在世界上大概也就四到五家企業真正進入量產,所以我們的產品在世界上也是屬于早期參與者,也是領先的地位。
世紀新能源網:從您的談話中可以知道昱能做的是微型逆變器,現在中國的逆變器在實際上是很有競爭力的,昱能在逆變器方面具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凌志敏博士:微型逆變器首先從應用角度來講,是一個新型的固體技術分布式的產品,它是2009年才開始出現的。所以盡管世界上國內外逆變器企業有上百家,但是真正做微型逆變器,并且做產能化的目前也就是四到五家,所以昱能光伏作為這四到五家之一,
實際在世界上也是代表了技術先進性。這次我們展會帶來了一個新的產品,就是YC500,就是我們第二代產品,這個產品在技術設計上已經超過了美國跟歐洲目前在市場上同類的產品,主要體現在它的技術集成度好,還有性價比遠超過他們。所以這個產品也是我們今年下半年會做市場主打的產品,因為它的技術先進性和高性價比。
世紀新能源網:聽了您的介紹也可以看出昱能的逆變器優勢很明顯,歐美市場是光伏的傳統市場,美國的雙反政策以及德國的削減補貼政策,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您是怎樣看待國際市場走勢的?
凌志敏博士:因為微型逆變器是一個新型的產品,替代了傳統的逆變器,所以它的整個市場一直在增長,以每年40%、50%甚至是翻倍的增長,這是從2009年到2010年開始的。所以市場大的啟動目前對它來講還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個新產品,在不斷代替傳統產品的應用。第二關于美國雙反,目前對逆變器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主要是電池片這一塊。當然作為公司我們也會事先預備這些事情的發生,我們在美國華盛頓州跟當地一個組件生產廠商合作,把我們逆變器的生產工序,尤其是后工序移到他那邊生產,所以我們是美國唯一一家華盛頓制造的微型逆變器企業。既然變成當地制造了,即使有哪一天不管是雙反還是幾反,我們已經事先規劃好了,我們已經在那邊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已經有自己華盛頓制造的產品,我們已經規避了這樣的風險。
世紀新能源網:昱能也在未雨綢繆,在國內市場我們可以看出,逆變器產品占有的份額其實也很大,您如何看待國內市場的趨勢?
凌志敏博士:國內市場對于我們公司來說,我們頭三年發展戰略里面,第一階段戰略叫區域性的領導者,區域就是定位在中國、澳大利亞以及當中這一些相關的國家,所以中國也是我們公司著重耕耘的一個地區,從2011年開始我們就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國內,做了大概有六七十個項目,包括60千瓦的工廠屋頂項目,也包括120千瓦在中科院研究所的屋頂項目,也包括300千瓦皮革城項目。也就是說這幾個項目都是在美國以外的,國際上唯一構成系統里面最大的,就是說美國以外。用微型逆變器來構成系統,我剛才講的這幾個系統規模都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在國內也是加大努力在耕耘這個市場,使它能夠被市場接受。當然國內上網電價并網仍然是一個坎兒,假如這個坎兒能夠打開的時候,我們覺得這個市場發展就會是前途無量。我們覺得目前中國市場一定會起來,而這個所謂并網的一些難點都會慢慢解決,我相信政府,相信電網公司,相信企業,一定會合作想出方法。
世紀新能源網:謝謝凌總,聽了凌總的介紹我們我們對微型逆變器的前景也非常看好,非常感謝凌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

昱能光伏首席執行長凌志敏博士介紹世紀新能源網記者專訪
凌志敏博士:我們昱能光伏是2009年9月在美國硅谷成立,隨后我們在2010年3月在中國浙江嘉興成立中國公司。美國那邊主要做市場技術系統前瞻性的,包括一些研發的方向性的工作,嘉興這邊做一些設計、工程、測試,包括生產這方面,隨后我們也在上海、北京有自己的辦公室。我們昱能光伏所做的產品是微型逆變器,是太陽能光伏里面逆變器類的產品。但是我們這個是非常有特色的,是微型逆變器,也就是說在每個太陽能組件后面都帶著一個小型的微型逆變器,它以并聯入網的方式進行系統的構成,這目前在世界上是2009年在美國硅谷推出的一個產品,我們在2010年初就推出國內的產品。目前在世界上大概也就四到五家企業真正進入量產,所以我們的產品在世界上也是屬于早期參與者,也是領先的地位。
世紀新能源網:從您的談話中可以知道昱能做的是微型逆變器,現在中國的逆變器在實際上是很有競爭力的,昱能在逆變器方面具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凌志敏博士:微型逆變器首先從應用角度來講,是一個新型的固體技術分布式的產品,它是2009年才開始出現的。所以盡管世界上國內外逆變器企業有上百家,但是真正做微型逆變器,并且做產能化的目前也就是四到五家,所以昱能光伏作為這四到五家之一,
實際在世界上也是代表了技術先進性。這次我們展會帶來了一個新的產品,就是YC500,就是我們第二代產品,這個產品在技術設計上已經超過了美國跟歐洲目前在市場上同類的產品,主要體現在它的技術集成度好,還有性價比遠超過他們。所以這個產品也是我們今年下半年會做市場主打的產品,因為它的技術先進性和高性價比。
世紀新能源網:聽了您的介紹也可以看出昱能的逆變器優勢很明顯,歐美市場是光伏的傳統市場,美國的雙反政策以及德國的削減補貼政策,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您是怎樣看待國際市場走勢的?
凌志敏博士:因為微型逆變器是一個新型的產品,替代了傳統的逆變器,所以它的整個市場一直在增長,以每年40%、50%甚至是翻倍的增長,這是從2009年到2010年開始的。所以市場大的啟動目前對它來講還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個新產品,在不斷代替傳統產品的應用。第二關于美國雙反,目前對逆變器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主要是電池片這一塊。當然作為公司我們也會事先預備這些事情的發生,我們在美國華盛頓州跟當地一個組件生產廠商合作,把我們逆變器的生產工序,尤其是后工序移到他那邊生產,所以我們是美國唯一一家華盛頓制造的微型逆變器企業。既然變成當地制造了,即使有哪一天不管是雙反還是幾反,我們已經事先規劃好了,我們已經在那邊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已經有自己華盛頓制造的產品,我們已經規避了這樣的風險。
世紀新能源網:昱能也在未雨綢繆,在國內市場我們可以看出,逆變器產品占有的份額其實也很大,您如何看待國內市場的趨勢?
凌志敏博士:國內市場對于我們公司來說,我們頭三年發展戰略里面,第一階段戰略叫區域性的領導者,區域就是定位在中國、澳大利亞以及當中這一些相關的國家,所以中國也是我們公司著重耕耘的一個地區,從2011年開始我們就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國內,做了大概有六七十個項目,包括60千瓦的工廠屋頂項目,也包括120千瓦在中科院研究所的屋頂項目,也包括300千瓦皮革城項目。也就是說這幾個項目都是在美國以外的,國際上唯一構成系統里面最大的,就是說美國以外。用微型逆變器來構成系統,我剛才講的這幾個系統規模都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在國內也是加大努力在耕耘這個市場,使它能夠被市場接受。當然國內上網電價并網仍然是一個坎兒,假如這個坎兒能夠打開的時候,我們覺得這個市場發展就會是前途無量。我們覺得目前中國市場一定會起來,而這個所謂并網的一些難點都會慢慢解決,我相信政府,相信電網公司,相信企業,一定會合作想出方法。
世紀新能源網:謝謝凌總,聽了凌總的介紹我們我們對微型逆變器的前景也非常看好,非常感謝凌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