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氣勢,中國光伏行業正在強勢反擊。
“我們不贊成搞貿易戰,但是我們會呼吁政府保留發起反制措施的權利。”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表示。5月24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下稱機電商會)攜尚德、英利、天合光能以及阿特斯等國內一線光伏企業在上海表示了對美國反傾銷的強烈不滿。機電商會表示,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與傾銷無關,而在美國的調查中,中國應訴企業的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這樣的初裁結果損人不利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聞發布會上,光伏發電促進聯盟也正式成立。在同一天,中國商務部已經用實際行動進行反制。5月24日,商務部公布對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貿易壁壘調查的初步結論,認定美國的6項被調查措施對正常貿易造成扭曲,違反商務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
集體喊冤
美國時間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使用中國電池的光伏組件的初裁結果:對中國涉案光伏企業的產品征收31.14%至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至此,美國已經對雙反的初裁已經完畢。
對此,機電商會發表聲明稱,中國晶硅光伏電池在競爭中具有價格優勢與傾銷無關,中國之所以被美裁定高傾銷稅,主要原因在于美國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采用歧視的“替代國”價格進行不公平比較。
“選擇晶硅電池產量極小的泰國作為替代國是極為不公的。”尚德電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施正榮表示,“作為美國調查的主要企業之一,過去6個多月時間,尚德有150多人,每天工作12小時,為美國商務部提供資料、配合調查,但對調查結果非常失望,也感到員工沒有受到尊重。”
據機電商會了解,美國大部分太陽能企業是反對此次初裁結果的,他們認為,此次裁決是奧巴馬政府推行清潔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嚴重倒退。
“目前,機電商會已經組織14家企業積極應對此案中的損害調查。”石永紅稱。他強調,這樣的初裁結果對于美國來說是損人不利己的。據悉,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EVA、漿料等原材料,還有昂貴的技術轉讓費。且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也為美國下游行業尤其是光伏安裝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英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也認為,這次光伏“雙反”是美國被其他國家的企業涮了(此案發起企業之一為solar world,德國公司)。“我們行業從主料到輔料,誰沒用過杜邦、Hemlock的設備和材料?雙反的結果給美國人民帶來的結果是高額的電力。”
機電商會呼吁,美國商務部在下一步進行的反傾銷終裁調查程序中糾正不公平不正確的做法。
期待第二春
在歐洲下調補貼、原材料價格暴跌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光伏業進入寒冬期。美國此番“雙反”調查無疑讓中國光伏業雪上加霜。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光伏產業分會秘書長孫廣彬坦言,中國光伏產業在經過爆發式增長之后,各種問題開始暴露。他所指的問題包括過度投資導致的產能過剩、一窩蜂投資電站導致部分地區的窩電現象嚴重、多年來產業制造和應用不平衡等。
對于目前的行業現狀,國內企業均表示樂觀。天合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表示樂觀。“目前正是行業發展的青春期,問題會比較多,但過了這個青春期后,行業將會進入新階段。”
阿特斯陽光電力董事長瞿曉鏵也認為,每個行業都有發展的周期,而目前是全球行業的整合期,過了這個時期之后,成本會進一步下降、技術則會提高。“光伏進入千家萬戶的夢想會很快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特別提出,要“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
但在高紀凡看來,這種夢想的實現還需要電網的支持。“經濟性、技術性已經不是阻礙太陽能并網的主要因素,現在最需要的是國家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我們不贊成搞貿易戰,但是我們會呼吁政府保留發起反制措施的權利。”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表示。5月24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下稱機電商會)攜尚德、英利、天合光能以及阿特斯等國內一線光伏企業在上海表示了對美國反傾銷的強烈不滿。機電商會表示,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與傾銷無關,而在美國的調查中,中國應訴企業的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這樣的初裁結果損人不利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聞發布會上,光伏發電促進聯盟也正式成立。在同一天,中國商務部已經用實際行動進行反制。5月24日,商務部公布對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貿易壁壘調查的初步結論,認定美國的6項被調查措施對正常貿易造成扭曲,違反商務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
集體喊冤
美國時間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使用中國電池的光伏組件的初裁結果:對中國涉案光伏企業的產品征收31.14%至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至此,美國已經對雙反的初裁已經完畢。
對此,機電商會發表聲明稱,中國晶硅光伏電池在競爭中具有價格優勢與傾銷無關,中國之所以被美裁定高傾銷稅,主要原因在于美國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采用歧視的“替代國”價格進行不公平比較。
“選擇晶硅電池產量極小的泰國作為替代國是極為不公的。”尚德電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施正榮表示,“作為美國調查的主要企業之一,過去6個多月時間,尚德有150多人,每天工作12小時,為美國商務部提供資料、配合調查,但對調查結果非常失望,也感到員工沒有受到尊重。”
據機電商會了解,美國大部分太陽能企業是反對此次初裁結果的,他們認為,此次裁決是奧巴馬政府推行清潔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嚴重倒退。
“目前,機電商會已經組織14家企業積極應對此案中的損害調查。”石永紅稱。他強調,這樣的初裁結果對于美國來說是損人不利己的。據悉,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EVA、漿料等原材料,還有昂貴的技術轉讓費。且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也為美國下游行業尤其是光伏安裝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英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也認為,這次光伏“雙反”是美國被其他國家的企業涮了(此案發起企業之一為solar world,德國公司)。“我們行業從主料到輔料,誰沒用過杜邦、Hemlock的設備和材料?雙反的結果給美國人民帶來的結果是高額的電力。”
機電商會呼吁,美國商務部在下一步進行的反傾銷終裁調查程序中糾正不公平不正確的做法。
期待第二春
在歐洲下調補貼、原材料價格暴跌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光伏業進入寒冬期。美國此番“雙反”調查無疑讓中國光伏業雪上加霜。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光伏產業分會秘書長孫廣彬坦言,中國光伏產業在經過爆發式增長之后,各種問題開始暴露。他所指的問題包括過度投資導致的產能過剩、一窩蜂投資電站導致部分地區的窩電現象嚴重、多年來產業制造和應用不平衡等。
對于目前的行業現狀,國內企業均表示樂觀。天合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表示樂觀。“目前正是行業發展的青春期,問題會比較多,但過了這個青春期后,行業將會進入新階段。”
阿特斯陽光電力董事長瞿曉鏵也認為,每個行業都有發展的周期,而目前是全球行業的整合期,過了這個時期之后,成本會進一步下降、技術則會提高。“光伏進入千家萬戶的夢想會很快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特別提出,要“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
但在高紀凡看來,這種夢想的實現還需要電網的支持。“經濟性、技術性已經不是阻礙太陽能并網的主要因素,現在最需要的是國家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