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參加“科技應對氣候變化產學研合作交流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由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中國科技交流中心、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上海對外科技交流中心、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科技應對氣候變化產學研合作交流會將于2012年5月17日在上海浦東嘉里中心舉行。交流會將是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上海)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及國際合作進程的深入,科技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開展國際科技及產業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有助于各國更好地了解本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技術需求,推動技術轉移,增強本地技術研發和吸收能力,培養人才,使應對氣候變化與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均將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及相關減緩和適應技術開發放在優先位置。近年來,科技部為推動“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相關工作,發布了《南南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適用技術手冊》,建立了“國際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平臺網絡。此次交流會將聯合一批國內產學研機構,討論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及產業合作的形勢,加強國內協作,共享國際資源,推動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我適用技術產品走出去,提高項目合作效果和可持續性。
一、交流會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各有關單位:
由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中國科技交流中心、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上海對外科技交流中心、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科技應對氣候變化產學研合作交流會將于2012年5月17日在上海浦東嘉里中心舉行。交流會將是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上海)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及國際合作進程的深入,科技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開展國際科技及產業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有助于各國更好地了解本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技術需求,推動技術轉移,增強本地技術研發和吸收能力,培養人才,使應對氣候變化與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均將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及相關減緩和適應技術開發放在優先位置。近年來,科技部為推動“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相關工作,發布了《南南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適用技術手冊》,建立了“國際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平臺網絡。此次交流會將聯合一批國內產學研機構,討論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及產業合作的形勢,加強國內協作,共享國際資源,推動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我適用技術產品走出去,提高項目合作效果和可持續性。
一、交流會時間、地點及參加對象:
1.時 間:2012年5月17日 9:00-11:30
2.地 點:嘉里大酒店(上海市浦東新區芳甸路1039號)三樓多功能廳2
3.參加對象:國內外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領域企業代表及
科研院所機構專家學者、從事技術轉移工作專業人員
二、內容與目標:
1、征集企業產品技術項目,進一步完善《南南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適用技術手冊》及平臺網絡探討合作機制。
2、促進引進先進技術和適用技術產品走出去。
3、密切聯系一批海內外機構、企業及科研院所,探索建立“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產學研聯盟。
三、交流會議程:
5月17日
|
議程
|
9:00-9:20
|
交流會開幕 主持人: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 陳宏主任
|
9:20-9:30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發言
|
9:30-9:50
|
中國科技交流中心 陳雄處長
題目: 南南科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
9:50-10:10
|
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專家 吳良 博士后
題目:待定
|
10:10-10:30
|
德國可持續發展“德中推廣中心” Lars Anke主任
題目:漢堡作為歐洲2011年綠色首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
10:30-11:30
|
沙龍對話板塊
主持人: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 陳宏主任
對話嘉賓:
上海交通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于立軍教授
上海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 郝國強
上海輕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 屠斌杰
IFE艾里克森股份公司中國區總顧問 沈光宏
|
11:30-11:40
|
交流會總結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