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產生最大的能量,太陽能電池的設計就要吸收盡可能多的太陽光。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人員設計并演示了一種反直覺的概念:太陽能電池的設計更像發光二極管,可以發光也可以吸收。

阿爾塔設備公司的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來源:阿爾塔設備公司
伯克利分校研究小組會發表他們的成果,就在2012年激光和電光學大會(CLEO:Conference on Lasers and Electro Optics)上,大會5月6-1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圣何塞(San Jose)舉行。
“我們展示的是,太陽能電池散發光子的效果越好,電壓就越高,也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率,”艾利•雅布龍維奇(Eli Yablonovitch)說,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教授,也是首席研究員。
自1961年以來,科學家已經知道,在理想條件下,陽光照射到典型太陽能電池上,產生的電能數量有一個限度。這個絕對限度,從理論上說大約是33.5%。這意味著,最多只有33.5%的入射光子能量可以被吸收,并轉換成有用的電能。
然而,五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無法接近這一效率:2010年來,人們取得的最高效率剛剛超過26%。這是平板式“單結”(single junction)太陽能電池,它吸收的光波都屬于特定頻率以上。“多結”(Multi-junction)電池含有多層,可吸收多種頻率,能夠實現更高的效率。
最近,雅布龍維奇和他的同事們試圖了解,在理論極限與研究人員可達到的限度之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大的差距。在研究中,一幅“連貫的畫面”出現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歐文•米勒(Owen Miller)說,他也是雅布龍維奇小組的成員。他們有了一個相對簡單的,也許有悖常理的解決方案,這是因為他們從數學上關聯起吸收和發射的光線。
“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有一種熱力學的聯系,存在于吸收和發射之間,”米勒說。設計太陽能電池,使它發光,這樣,光子就不會消失在電池內,這就會有一種自然效果,就是增加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壓。“如果有一個太陽能電池,可以很好地發光,那么,也可以使它產生較高的電壓,”反過來,這就可以獲取更多的電能,這是相對于電池中每單位陽光而言,米勒說。
理論上說,熒光發射和電壓變化具有相關性,這并不新鮮。但是,此前從未考慮過,這個理念可用于設計太陽能電池,米勒繼續說。
去年,海灣地區有一家公司,叫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 Devices),是雅布龍維奇共同創辦的,這家公司利用這一新概念,創造了一種原型太陽能電池,采用的是砷化鎵(GaAs:gallium arsenide),這種材料常用于制造衛星太陽能電池。這個原型打破了世界紀錄,效率從26%跳到28.3%。這家公司取得了這一里程碑,部分是因為,設計電池時,盡可能使光線容易逃出電池,這是因為使用了一些技術,比如增加后鏡的反射率,可以把入射的光子反射回去,穿過前部的設備。
太陽能電池產生電力,是因為來自太陽的光子撞擊電池內的半導體材料。光子的能量敲松材料中的電子,使電子自由流動。但是,這個過程中,撞擊釋放電子也可以產生新的光子,這個過程稱為發光(luminescence)。這一理念支持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設計,這些新的光子不是直接來自太陽,應該盡可能容易地離開電池。
“第一反應通常是,讓這些光子逃逸什么用?”米勒說。“難道你不想讓光子一直在里面,這樣它們就可以創造更多的電子。”然而,數學上看,讓新的光子逃脫會提高電池產生的電壓。
這項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有用的方式”,可以使科學家確定,如何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性能,以及尋找創造性的新方法,測試和研究太陽能電池,水晶伊斯公司(Crystal IS)的利奧•肖瓦爾特(Leo Schowalter)說,他是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客座教授,也是激光和電光學大會發光二極管、光電和節能光電委員會會長。
雅布龍維奇說,他希望,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項技術,在未來幾年,取得接近30%的效率。因為這項研究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因此,這項成果會影響整個領域。
本文為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原創文章,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使用。

阿爾塔設備公司的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來源:阿爾塔設備公司
伯克利分校研究小組會發表他們的成果,就在2012年激光和電光學大會(CLEO:Conference on Lasers and Electro Optics)上,大會5月6-1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圣何塞(San Jose)舉行。
“我們展示的是,太陽能電池散發光子的效果越好,電壓就越高,也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率,”艾利•雅布龍維奇(Eli Yablonovitch)說,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教授,也是首席研究員。
自1961年以來,科學家已經知道,在理想條件下,陽光照射到典型太陽能電池上,產生的電能數量有一個限度。這個絕對限度,從理論上說大約是33.5%。這意味著,最多只有33.5%的入射光子能量可以被吸收,并轉換成有用的電能。
然而,五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無法接近這一效率:2010年來,人們取得的最高效率剛剛超過26%。這是平板式“單結”(single junction)太陽能電池,它吸收的光波都屬于特定頻率以上。“多結”(Multi-junction)電池含有多層,可吸收多種頻率,能夠實現更高的效率。
最近,雅布龍維奇和他的同事們試圖了解,在理論極限與研究人員可達到的限度之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大的差距。在研究中,一幅“連貫的畫面”出現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歐文•米勒(Owen Miller)說,他也是雅布龍維奇小組的成員。他們有了一個相對簡單的,也許有悖常理的解決方案,這是因為他們從數學上關聯起吸收和發射的光線。
“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有一種熱力學的聯系,存在于吸收和發射之間,”米勒說。設計太陽能電池,使它發光,這樣,光子就不會消失在電池內,這就會有一種自然效果,就是增加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壓。“如果有一個太陽能電池,可以很好地發光,那么,也可以使它產生較高的電壓,”反過來,這就可以獲取更多的電能,這是相對于電池中每單位陽光而言,米勒說。
理論上說,熒光發射和電壓變化具有相關性,這并不新鮮。但是,此前從未考慮過,這個理念可用于設計太陽能電池,米勒繼續說。
去年,海灣地區有一家公司,叫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 Devices),是雅布龍維奇共同創辦的,這家公司利用這一新概念,創造了一種原型太陽能電池,采用的是砷化鎵(GaAs:gallium arsenide),這種材料常用于制造衛星太陽能電池。這個原型打破了世界紀錄,效率從26%跳到28.3%。這家公司取得了這一里程碑,部分是因為,設計電池時,盡可能使光線容易逃出電池,這是因為使用了一些技術,比如增加后鏡的反射率,可以把入射的光子反射回去,穿過前部的設備。
太陽能電池產生電力,是因為來自太陽的光子撞擊電池內的半導體材料。光子的能量敲松材料中的電子,使電子自由流動。但是,這個過程中,撞擊釋放電子也可以產生新的光子,這個過程稱為發光(luminescence)。這一理念支持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設計,這些新的光子不是直接來自太陽,應該盡可能容易地離開電池。
“第一反應通常是,讓這些光子逃逸什么用?”米勒說。“難道你不想讓光子一直在里面,這樣它們就可以創造更多的電子。”然而,數學上看,讓新的光子逃脫會提高電池產生的電壓。
這項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有用的方式”,可以使科學家確定,如何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性能,以及尋找創造性的新方法,測試和研究太陽能電池,水晶伊斯公司(Crystal IS)的利奧•肖瓦爾特(Leo Schowalter)說,他是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客座教授,也是激光和電光學大會發光二極管、光電和節能光電委員會會長。
雅布龍維奇說,他希望,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項技術,在未來幾年,取得接近30%的效率。因為這項研究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因此,這項成果會影響整個領域。
本文為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原創文章,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