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昭和殼牌石油公司旗下從事太陽能電池產銷業務的全資子公司Solar Frontier,日前刷新了CIS(銅銦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能源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轉換效率達到了17.8%,較2011年3月該公司創下的紀錄17.2%提高了0.6個百分點。該公司迄今已取得簽定大規模供應合同的業績、擁有1GW(1000MW=100萬kW)的年產能,在此基礎上又一次證明了其高度的的技術實力。
17.8%的全球最高能源轉換效率是在30cm見方CIS薄膜太陽能電池子模塊開口部面積實現的。Solar Frontier雖稱“如果在極小的面積上進行技術開發,可實現更高的能源轉換效率”,但為了方便應用于商業生產,還是在子模塊上進行了開發。此次刷新紀錄有助于提高商業模塊的轉換效率。
該轉換效率是在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開發基地——厚木調查中心(神奈川縣厚木市)測量得到的。厚木調查中心的CI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序與進行商業生產的國富工廠(宮崎縣國富町)幾乎相同,已在考慮用作商業生產技術。國富工廠已成功地生產出開口部面積轉換效率為14.5%、模塊轉換效率為13.38%的CIS薄膜太陽能電池。
Solar Frontier一直在穩步提高能源轉換效率,在2010年9月提高到了16.3%,2011年3月提高到了17.2%。今后以在新紀錄17.8%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為目標,繼續推進開發。CIS太陽能電池是該公司采用自主開發的技術,使用銅(Cu)、銦(In)和硒(Se)制成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已為輸出功率為10MW(1萬kW)的日本最大規模百萬瓦級太陽能“米倉山光伏電站”(甲府市)采用。
17.8%的全球最高能源轉換效率是在30cm見方CIS薄膜太陽能電池子模塊開口部面積實現的。Solar Frontier雖稱“如果在極小的面積上進行技術開發,可實現更高的能源轉換效率”,但為了方便應用于商業生產,還是在子模塊上進行了開發。此次刷新紀錄有助于提高商業模塊的轉換效率。
該轉換效率是在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開發基地——厚木調查中心(神奈川縣厚木市)測量得到的。厚木調查中心的CI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序與進行商業生產的國富工廠(宮崎縣國富町)幾乎相同,已在考慮用作商業生產技術。國富工廠已成功地生產出開口部面積轉換效率為14.5%、模塊轉換效率為13.38%的CIS薄膜太陽能電池。
Solar Frontier一直在穩步提高能源轉換效率,在2010年9月提高到了16.3%,2011年3月提高到了17.2%。今后以在新紀錄17.8%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為目標,繼續推進開發。CIS太陽能電池是該公司采用自主開發的技術,使用銅(Cu)、銦(In)和硒(Se)制成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已為輸出功率為10MW(1萬kW)的日本最大規模百萬瓦級太陽能“米倉山光伏電站”(甲府市)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