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柯達分手后,以傳統膠片為主營業務的樂凱不得不摸索新的贏利點
傳統膠片業務不斷下滑的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準備進入新能源領域。
日前,樂凱膠片發布公告稱,公司準備投資4536萬元用于建設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線,該項目2008年5月份開始建設,投資建設期為一年。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在和柯達分手之后,樂凱膠片已開始獨自轉型,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正是其確定轉型后的一次大膽嘗試。
樂凱膠片董秘辦一位人士向《財經時報》證實,這次樂凱膠片的太陽能項目所需要的涂層技術,是在公司原有技術的層面上發展起來的,“公司以后的規劃是依托原有技術進行多種途徑轉型。”
擁堵的光伏產業
在2008年年初時,樂凱膠片董事長張建恒曾談到“樂凱堅定走創新之路”的話題。如果從這一點看來,此次樂凱膠片的轉型也可算作是在預料之中的。
據樂凱膠片公告稱,公司已于2008年2月成功開發太陽能電池背板,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公司表示未來將建設規模年設計生產能力200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的設施,并計劃建設投資4001萬元,流動資金535萬元。
據悉,該項目建成生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以達到2億元,年利潤總額1751萬元,預計4.28年收回全部投資。
此前幾個月,張建恒曾表示,在“十一五”期間,樂凱膠片將重點發展平板顯示用涂布材料、太陽能電池背板薄膜、建筑和汽車用功能貼膜和數字影像產業等涂布材料。
此次的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就是在公司原來的技術積累上發展起來的,也符合公司當初規劃。但是,樂凱所涉足的太陽能光伏產業,質疑聲音依然存在。
從大環境角度來看,目前在無錫“尚德效應”的影響下,國內光伏產業迅速崛起,同時也帶來了企業倉促上馬的項目過多過濫、良莠不齊的憂患。
早在2007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等專家就提示說,中國光伏產業在2008年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危險。
針對樂凱太陽能項目,中原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潘杭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多晶硅、單晶硅等太陽能產業主要環節的技術、產能等瓶頸尚未真正打開的時候,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發展受制于整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制約,其投資前景尚無定論。
西南證券研究員陳毅聰也認為,當前太陽能產業處于無序競爭狀態,由于樂凱初涉該行業,最終能否成功尚需觀察。
“公司目前存在的最大風險為業務轉型是否能夠成功。”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告訴《財經時報》。但他同時認為,如果樂凱膠片能夠成功,前景還是非常好的,“在該項目上樂凱沒有太大資金壓力。”
據樂凱膠片2007年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去年公司利潤總額為4748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5452萬元,這足以在不影響主業的情況下支持投資額為4536萬元的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
被迫轉型
與柯達分手后,樂凱所處的彩色膠卷市場容量呈現快速下降趨勢。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的話更為尖銳:“不是業務萎縮不萎縮的問題,傳統膠片業務已經是一個夕陽行業。”
隨著原材料特別是白銀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給樂凱膠片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資料顯示,2007年白銀均價低于300萬元/噸,而目前市場價格已高達430萬元/噸,樂凱集團每年白銀用量接近80噸,上市公司樂凱膠片的用量也接近30噸。汪劉勝認為,由于白銀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2008年樂凱膠片業績下滑不可避免。
而傳統業務不斷委縮,迫使樂凱開始尋找轉型方向。目前樂凱對未來的規劃已經很明確。
今年3月27日,樂凱膠片曾表示:“今后以彩色相紙與彩色膠卷制造、銷售為主業的樂凱膠片,將轉投非感光材料的研發生產”,并表示3到5年內,非感光材料產品的銷售收入將占到樂凱股份總銷售收入的50%以上。
同時,未來的幾年內,樂凱膠片將重點圍繞在感光材料領域已經形成的涂布技術,開展與薄膜或涂層有關的產品開發、跟蹤,以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有關薄膜與涂層方面的產品、技術,都將是樂凱未來涉足的領域。
汪劉勝認為,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就是針對這一中長期規劃做出的實質性布局。
樂凱董秘辦公室人員也向記者坦承,樂凱以后的目標是依托原有技術,繼續進行多元化的擴張轉型,而現在太陽能項目正處在籌備期。
“不管怎樣,由于傳統業務給樂凱形成的壓力太重,樂凱的轉型之路勢必要堅持向下走。”汪劉勝說。
傳統膠片業務不斷下滑的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準備進入新能源領域。
日前,樂凱膠片發布公告稱,公司準備投資4536萬元用于建設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線,該項目2008年5月份開始建設,投資建設期為一年。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在和柯達分手之后,樂凱膠片已開始獨自轉型,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正是其確定轉型后的一次大膽嘗試。
樂凱膠片董秘辦一位人士向《財經時報》證實,這次樂凱膠片的太陽能項目所需要的涂層技術,是在公司原有技術的層面上發展起來的,“公司以后的規劃是依托原有技術進行多種途徑轉型。”
擁堵的光伏產業
在2008年年初時,樂凱膠片董事長張建恒曾談到“樂凱堅定走創新之路”的話題。如果從這一點看來,此次樂凱膠片的轉型也可算作是在預料之中的。
據樂凱膠片公告稱,公司已于2008年2月成功開發太陽能電池背板,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公司表示未來將建設規模年設計生產能力200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的設施,并計劃建設投資4001萬元,流動資金535萬元。
據悉,該項目建成生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以達到2億元,年利潤總額1751萬元,預計4.28年收回全部投資。
此前幾個月,張建恒曾表示,在“十一五”期間,樂凱膠片將重點發展平板顯示用涂布材料、太陽能電池背板薄膜、建筑和汽車用功能貼膜和數字影像產業等涂布材料。
此次的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就是在公司原來的技術積累上發展起來的,也符合公司當初規劃。但是,樂凱所涉足的太陽能光伏產業,質疑聲音依然存在。
從大環境角度來看,目前在無錫“尚德效應”的影響下,國內光伏產業迅速崛起,同時也帶來了企業倉促上馬的項目過多過濫、良莠不齊的憂患。
早在2007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等專家就提示說,中國光伏產業在2008年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危險。
針對樂凱太陽能項目,中原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潘杭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多晶硅、單晶硅等太陽能產業主要環節的技術、產能等瓶頸尚未真正打開的時候,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發展受制于整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制約,其投資前景尚無定論。
西南證券研究員陳毅聰也認為,當前太陽能產業處于無序競爭狀態,由于樂凱初涉該行業,最終能否成功尚需觀察。
“公司目前存在的最大風險為業務轉型是否能夠成功。”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告訴《財經時報》。但他同時認為,如果樂凱膠片能夠成功,前景還是非常好的,“在該項目上樂凱沒有太大資金壓力。”
據樂凱膠片2007年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去年公司利潤總額為4748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5452萬元,這足以在不影響主業的情況下支持投資額為4536萬元的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
被迫轉型
與柯達分手后,樂凱所處的彩色膠卷市場容量呈現快速下降趨勢。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的話更為尖銳:“不是業務萎縮不萎縮的問題,傳統膠片業務已經是一個夕陽行業。”
隨著原材料特別是白銀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給樂凱膠片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資料顯示,2007年白銀均價低于300萬元/噸,而目前市場價格已高達430萬元/噸,樂凱集團每年白銀用量接近80噸,上市公司樂凱膠片的用量也接近30噸。汪劉勝認為,由于白銀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2008年樂凱膠片業績下滑不可避免。
而傳統業務不斷委縮,迫使樂凱開始尋找轉型方向。目前樂凱對未來的規劃已經很明確。
今年3月27日,樂凱膠片曾表示:“今后以彩色相紙與彩色膠卷制造、銷售為主業的樂凱膠片,將轉投非感光材料的研發生產”,并表示3到5年內,非感光材料產品的銷售收入將占到樂凱股份總銷售收入的50%以上。
同時,未來的幾年內,樂凱膠片將重點圍繞在感光材料領域已經形成的涂布技術,開展與薄膜或涂層有關的產品開發、跟蹤,以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有關薄膜與涂層方面的產品、技術,都將是樂凱未來涉足的領域。
汪劉勝認為,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就是針對這一中長期規劃做出的實質性布局。
樂凱董秘辦公室人員也向記者坦承,樂凱以后的目標是依托原有技術,繼續進行多元化的擴張轉型,而現在太陽能項目正處在籌備期。
“不管怎樣,由于傳統業務給樂凱形成的壓力太重,樂凱的轉型之路勢必要堅持向下走。”汪劉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