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定于2月13日到22日對美國、愛爾蘭、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其中的美國行備受輿論關注。眾多媒體認為,此次帶有中國領導人人情味的“認識之旅”,有助中美增強互信、減少猜疑,對未來中美關系抱持積極展望。有媒體更認為,此訪將對世局帶來深遠影響。外交部此前的吹風會稱,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旨在落實兩國元首關于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達成的共識,進一步推動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
2012年兩國高層交往的重要開端
訪問期間,習近平副主席將會見奧巴馬總統,與拜登副總統舉行會談,并會見希拉里·克林頓國務卿和帕內塔國防部長,就中美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充分交換意見。習副主席還將會見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領導層和美國前政要,并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習副主席還將訪問艾奧瓦州和洛杉磯市,會見當地政要,出席有關經貿、人文、地方交流活動。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旨在落實兩國元首關于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達成的共識,進一步推動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
外交部表示,習副主席此次訪美是2012年兩國高層交往的重要開端。今年還有很多重要的交往機會,比如在其他國家舉行的一系列峰會。根據慣例,兩國領導人在這些峰會上都將會晤。兩國還將舉行一些高層次機制性的對話和磋商,比如將在中國舉行的第四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以及戰略框架下的戰略安全對話和中美亞太事務磋商等??梢哉f,雙方的對話磋商相當頻繁。這些機制對于雙方的溝通、協調和穩定發展兩國關系都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或定調未來10年中美關系的發展
在談到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互動和未來10年中美關系的發展前景時,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強調,中方一直認為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應該也能夠有良性的互動。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太平洋(601099)國家,作為兩個重要的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責任進行合作來共同推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中美兩國有共同責任為本地區提供公共產品,本地區最需要的公共產品就是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發展繁榮的良好前景和互利合作的伙伴關系。希望雙方的地區政策也以此為目標,互動也能圍繞這個目標進行。今年是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40周年,對過去40年來中美關系的發展意義重大。今后10年兩國如果能堅定不移地按照兩國合作的大方向前進,能夠充分借鑒過去40年中美關系發展的經驗,前景是光明和美好的。
深化共識同舟共濟
2月7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即將訪美之際,應約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通電話。習近平說,期待著同美方就中美關系及其他重大問題廣泛、深入交換看法,鞏固和深化彼此共識,對外發出中美堅持同舟共濟、加強協調合作的積極信號。習近平此訪的時機敏感,議題廣泛,其鮮明特點是著眼于中美關系的未來,可謂是承前啟后、加強合作、提振信心之旅。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稱,今天的世界,種種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發酵,國際和地區形勢中一些重大問題的后續和延伸效應跌宕起伏,全球經濟治理機制亟待改革和完善,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增大,新興市場國家也難以獨善其身,而保護主義的幽靈仍隱約可見。要有效應對上述挑戰,絕離不開中美的攜手合作。
同時,中美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能否抓住這一機遇,取決于中美雙方能否以嶄新的目光看待世界的未來,以及如何建設性地重塑中美關系的范式。兩國均不少有識之士,相信中美關系的未來并非是注定的“零和”游戲,完全可以實現互利雙贏。“加強地方間合作是深化中美經貿合作的重要動力。”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表示,近年來,中國加大力度與美國各州大城市加強商貿投資關系。美國50個州中,中國已成為29個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場之一。2007年至2010年,美國50個州中有45個州對華出口實現增長,其中佛蒙特、俄勒岡、蒙大拿等10個州對華出口增幅超過100%。目前,美國各州在中國已設立30多個投資貿易促進機構。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12日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格局進一步加深。兩國在知識產權、新能源、節能環保、醫藥、智能電網、航空、工程承包等領域的合作穩步推進。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依然面臨重大挑戰的形勢下,中美兩國更應著眼大局,立足長遠,繼續積極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開展務實合作,通過對話與溝通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不斷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高虎城說,當前,中國正在實施“十二五”規劃,努力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促進貿易平衡發展,改善民生。美國也在加快財政、金融等結構性改革,實施出口倍增計劃。兩國擁有巨大的合作需求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高虎城表示,中美將積極拓展產業合作空間。“我們將結合中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舉措,與美方共同探索雙方在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藥品和醫療器械、旅游等領域開展合作的可行性。”雙方可通過中美能源與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中美公共-私營部門合作伙伴”、中美交通論壇等機制,加強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鼓勵兩國企業積極尋找在高速鐵路、公路、港口與碼頭建設、電網改造等領域開展合作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