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科技部、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了今年金太陽示范工程的支持范圍和補貼標準。
補助標準下調
“補助標準雖然下調,但光伏相關原材料的成本下降更快。”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技術更進步了;二是在成本跌幅很大的情況下,如果政府補貼太高,會形成騙補。”
《通知》中將2011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助標準由9元/瓦調整為8元/瓦,將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更進一步下調到7元/瓦。
華泰證券新能源分析師王海生表示,按照國家政策,補貼要覆蓋建造成本的50%,隨建造成本的浮動調整,目前7元/瓦的標準是按照14元/瓦的成本定的,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目前光伏產業處于一個相當困難的處境。隨著歐盟補貼削減和美國提起‘雙反’的調查,中國光伏產業總體蕭條,同時也促成原材料成本急劇下滑。”林伯強認為,一些光伏企業確實面臨倒閉,政府需要進行補貼,這是一種救市的表現,補助標準調低,對企業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及組件價格的降低,下調補助標準完全在業內的預料之中。
億晶光電總經理孫鐵囤也表示,補助標準雖然下調了,對光伏企業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國內企業應該能做得下來。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則告訴本報記者,“國內對金太陽示范工程的補貼標準每年都會隨著行業內的技術進步而降低,這實際上是一種補貼機制的退出制度設計。”
“金太陽”工程自2009年實施以來,已經經過三期的發展。據了解,2009年設計裝機容量為624MW,2010年設計裝機容量為272MW;2011年設計裝機容量為600MW。盡管實際執行情況差別較大,但是金太陽工程確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用戶量急劇增長。業內人士預計,光伏產品價格下調安裝量會攀升,2012年金太陽工程規模將有望擴容,將有可能突破1GW.
或利好光伏產業發展
“顯然補貼標準有所降低,但市場普遍能夠接受,體現了政府部門利用補貼漸次減少的制度設計倒逼國內光伏企業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李勝茂說,這種補貼方案實際上起到了為光伏行業確定成本控制標準的效果,因為如果光伏企業由于技術進步等方面成本能力提高而帶來的生產成本的下降幅度小于政府補貼的降幅,那么其在市場競爭中將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他說,與以往類似的通知相比,今年《通知》有兩點變化,一是明確指出要優先支持建設規模較大的集中成片示范項目和已批準的集中應用示范區擴大建設規模,這將對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增長帶來較大的支撐作用;二是明確要求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項目需整體申報,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小于10兆瓦,分散建設的用戶側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原則上不低于2兆瓦,這將增強相關部門對于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增速的控制能力。
林伯強認為,補貼標準下調,并不意味著補貼總量的減少。
“以前補貼一個企業,現在可以補貼好幾個企業。而且補貼主要在終端,再有原材料價格跌幅很大,因此按照現在的補貼標準,終端利潤應該不少,因此,這對整個光伏行業是利好的。”他告訴本報記者,以前的補貼企業就有賺頭,盡管有人建議政府把補貼大幅度減低,但是國家愿意扶持這個產業的發展,讓大家賺得更多,所以對光伏企業來說影響仍然是正面的。
中國國內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認為,企業在新的補助標準下尚可保住利潤,如果地方政府愿意對特定工程提供附加的配套政策,是能夠吸引業者積極參與的。
“2012年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會呈現出前期仍將比較低迷,后期實現恢復性增長的總體格局。”李勝茂說,今年光伏產業鏈上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價格仍將會維持在較低水平,這客觀上對太陽能光伏發電進入大規模推廣運用階段奠定良好基礎,但也給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增加了壓力,光伏企業要主動適應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從技術研發和業務鏈垂直一體化建設這兩個方面來應對這種挑戰。
林伯強表示,今年金太陽工程應該要比過去做得好。在終端利用這塊,在兩三年里,會有較大的發展,甚至為‘爆發式’的發展。
不過,孫鐵囤表示,對于國內企業來說,能否做好成本控管、維持產線運行,才是度過目前產業寒冬的關鍵,金太陽實際上并不能改變產業鏈上產能過剩、大量企業倒閉的現狀。
補助標準下調
“補助標準雖然下調,但光伏相關原材料的成本下降更快。”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技術更進步了;二是在成本跌幅很大的情況下,如果政府補貼太高,會形成騙補。”
《通知》中將2011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的補助標準由9元/瓦調整為8元/瓦,將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更進一步下調到7元/瓦。
華泰證券新能源分析師王海生表示,按照國家政策,補貼要覆蓋建造成本的50%,隨建造成本的浮動調整,目前7元/瓦的標準是按照14元/瓦的成本定的,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目前光伏產業處于一個相當困難的處境。隨著歐盟補貼削減和美國提起‘雙反’的調查,中國光伏產業總體蕭條,同時也促成原材料成本急劇下滑。”林伯強認為,一些光伏企業確實面臨倒閉,政府需要進行補貼,這是一種救市的表現,補助標準調低,對企業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及組件價格的降低,下調補助標準完全在業內的預料之中。
億晶光電總經理孫鐵囤也表示,補助標準雖然下調了,對光伏企業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國內企業應該能做得下來。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則告訴本報記者,“國內對金太陽示范工程的補貼標準每年都會隨著行業內的技術進步而降低,這實際上是一種補貼機制的退出制度設計。”
“金太陽”工程自2009年實施以來,已經經過三期的發展。據了解,2009年設計裝機容量為624MW,2010年設計裝機容量為272MW;2011年設計裝機容量為600MW。盡管實際執行情況差別較大,但是金太陽工程確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用戶量急劇增長。業內人士預計,光伏產品價格下調安裝量會攀升,2012年金太陽工程規模將有望擴容,將有可能突破1GW.
或利好光伏產業發展
“顯然補貼標準有所降低,但市場普遍能夠接受,體現了政府部門利用補貼漸次減少的制度設計倒逼國內光伏企業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李勝茂說,這種補貼方案實際上起到了為光伏行業確定成本控制標準的效果,因為如果光伏企業由于技術進步等方面成本能力提高而帶來的生產成本的下降幅度小于政府補貼的降幅,那么其在市場競爭中將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他說,與以往類似的通知相比,今年《通知》有兩點變化,一是明確指出要優先支持建設規模較大的集中成片示范項目和已批準的集中應用示范區擴大建設規模,這將對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增長帶來較大的支撐作用;二是明確要求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項目需整體申報,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小于10兆瓦,分散建設的用戶側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原則上不低于2兆瓦,這將增強相關部門對于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增速的控制能力。
林伯強認為,補貼標準下調,并不意味著補貼總量的減少。
“以前補貼一個企業,現在可以補貼好幾個企業。而且補貼主要在終端,再有原材料價格跌幅很大,因此按照現在的補貼標準,終端利潤應該不少,因此,這對整個光伏行業是利好的。”他告訴本報記者,以前的補貼企業就有賺頭,盡管有人建議政府把補貼大幅度減低,但是國家愿意扶持這個產業的發展,讓大家賺得更多,所以對光伏企業來說影響仍然是正面的。
中國國內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認為,企業在新的補助標準下尚可保住利潤,如果地方政府愿意對特定工程提供附加的配套政策,是能夠吸引業者積極參與的。
“2012年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會呈現出前期仍將比較低迷,后期實現恢復性增長的總體格局。”李勝茂說,今年光伏產業鏈上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價格仍將會維持在較低水平,這客觀上對太陽能光伏發電進入大規模推廣運用階段奠定良好基礎,但也給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增加了壓力,光伏企業要主動適應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從技術研發和業務鏈垂直一體化建設這兩個方面來應對這種挑戰。
林伯強表示,今年金太陽工程應該要比過去做得好。在終端利用這塊,在兩三年里,會有較大的發展,甚至為‘爆發式’的發展。
不過,孫鐵囤表示,對于國內企業來說,能否做好成本控管、維持產線運行,才是度過目前產業寒冬的關鍵,金太陽實際上并不能改變產業鏈上產能過剩、大量企業倒閉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