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1年太陽光電產業呈現大逆轉情勢,從第1季舉杯高呼產業盛況持續的春酒席,到第2季快速凍結的需求使電池端狂吃悶棍,接著第3季矽晶圓、第4季多晶矽陸續接棒,2011年太陽能業者計畫趕不上市場變化、市況全然脫序上演,各業者正面期待幾乎全然落空,各分析機構的負面評析也提前上演。
太陽光電產業從2004年以來幾乎年年高速成長,即使供過于求警訊不斷被發出,但真正落實的時間點被認定在2011年,2011年幾乎可以用「脫序演出」來形容產業走勢,也讓業者真正感受計畫趕不上變化的1年。
第1季諸多太陽能業者從尾牙、春酒的一路樂觀期待需求,到年底回顧幾乎可以說全數落空。太陽能電池廠昱晶總經理潘文輝在春酒時提到,當時供不應求的需求狀態,表示不排除隨后漲價,但第2季太陽能電池即面臨嚴重需求凍結的壓力,價格不升反快速下降,矽晶圓成本仍高,使太陽能電池廠承受莫大虧損壓力,快速出清庫存是當時最關鍵的策略。
第3季茂迪總經理張秉衡直指,第4季恐難以預見訂單回暖,最大威脅來自通路及各廠內庫存問題,第4季末當媒體再詢問潘文輝何時可預見價格反彈,潘文輝說,市況變動過大,對價格反彈時間點難估。回顧太陽能電池價格從第1季每瓦約1.2美元的報價,到第4季努力苦撐每瓦不破0.5美元,年跌幅近6成。
矽晶圓到第2季末開始面臨威脅,最能呈現市況急轉讓業者措手不及者,當推公開預測年報的綠能,綠能年初預估每股盈余(EPS)可望達到新臺幣15.82元,到4月都還在創新高,第3季中卻宣布降至每股虧損2.9元,第4季初又因市況比預期差,再次修正財測,每股虧損恐怕達7.78元,與原本預估的EPS表現差距達23.6元。
綠能面臨多晶矽料源價格難降、矽晶圓跌價難止的「兩頭燒」壓力,使其虧損連連出乎意料的大;6吋多晶矽晶圓年初報價每片約3.5美元,年底約1.1~ 1.2美元,年跌幅高達65%。
多晶矽報價在第4季開始快速下滑,主要原因即下游產業鏈跌價速度比預期快,太陽能業者表示,對第4季景氣回溫希望落空、加速跌價關鍵點在于10月的PV Taiwan展,這也使得多晶矽從第1季供不應求時現貨價每公斤喊到100美元、第4季一度逼近25美元左右仍乏人問津,高低點跌幅高達約75%。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1年景氣波動大,年度計畫趕不上變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還有茂迪??、綠能及福聚打算合資成立矽晶圓廠也因市況不明而被迫后延,而中美矽晶與升陽科及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打算合資成立的矽晶圓暨電池廠「中陽光伏」恐怕也不存在,資金已轉往旗下旭泓助其向上垂直整合。
倒是國際分析機構原預估太陽能模組預估在2012年達到每瓦1美元的水位,該價格代表達到太陽光發電與傳統發電成本相當(Grid-Parity)的里程碑,2011年反而加速達到每瓦1美元以下水位,只是早期預估Grid-Parity將帶來的強大需求方面,2011年底恐怕沒有業者會再樂觀預估它將快速到來。
太陽光電產業從2004年以來幾乎年年高速成長,即使供過于求警訊不斷被發出,但真正落實的時間點被認定在2011年,2011年幾乎可以用「脫序演出」來形容產業走勢,也讓業者真正感受計畫趕不上變化的1年。
第1季諸多太陽能業者從尾牙、春酒的一路樂觀期待需求,到年底回顧幾乎可以說全數落空。太陽能電池廠昱晶總經理潘文輝在春酒時提到,當時供不應求的需求狀態,表示不排除隨后漲價,但第2季太陽能電池即面臨嚴重需求凍結的壓力,價格不升反快速下降,矽晶圓成本仍高,使太陽能電池廠承受莫大虧損壓力,快速出清庫存是當時最關鍵的策略。
第3季茂迪總經理張秉衡直指,第4季恐難以預見訂單回暖,最大威脅來自通路及各廠內庫存問題,第4季末當媒體再詢問潘文輝何時可預見價格反彈,潘文輝說,市況變動過大,對價格反彈時間點難估。回顧太陽能電池價格從第1季每瓦約1.2美元的報價,到第4季努力苦撐每瓦不破0.5美元,年跌幅近6成。
矽晶圓到第2季末開始面臨威脅,最能呈現市況急轉讓業者措手不及者,當推公開預測年報的綠能,綠能年初預估每股盈余(EPS)可望達到新臺幣15.82元,到4月都還在創新高,第3季中卻宣布降至每股虧損2.9元,第4季初又因市況比預期差,再次修正財測,每股虧損恐怕達7.78元,與原本預估的EPS表現差距達23.6元。
綠能面臨多晶矽料源價格難降、矽晶圓跌價難止的「兩頭燒」壓力,使其虧損連連出乎意料的大;6吋多晶矽晶圓年初報價每片約3.5美元,年底約1.1~ 1.2美元,年跌幅高達65%。
多晶矽報價在第4季開始快速下滑,主要原因即下游產業鏈跌價速度比預期快,太陽能業者表示,對第4季景氣回溫希望落空、加速跌價關鍵點在于10月的PV Taiwan展,這也使得多晶矽從第1季供不應求時現貨價每公斤喊到100美元、第4季一度逼近25美元左右仍乏人問津,高低點跌幅高達約75%。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1年景氣波動大,年度計畫趕不上變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還有茂迪??、綠能及福聚打算合資成立矽晶圓廠也因市況不明而被迫后延,而中美矽晶與升陽科及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打算合資成立的矽晶圓暨電池廠「中陽光伏」恐怕也不存在,資金已轉往旗下旭泓助其向上垂直整合。
倒是國際分析機構原預估太陽能模組預估在2012年達到每瓦1美元的水位,該價格代表達到太陽光發電與傳統發電成本相當(Grid-Parity)的里程碑,2011年反而加速達到每瓦1美元以下水位,只是早期預估Grid-Parity將帶來的強大需求方面,2011年底恐怕沒有業者會再樂觀預估它將快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