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太陽光電環境變化過劇,以致于原規劃的整合案均出現生變,由茂迪、綠能、福聚原規劃合資組成的矽晶圓廠將后延,視市況再啟航,而中美矽晶與升陽科合組成立的矽晶圓暨電池廠中陽光伏也受大環境影響,直接將成立的新臺幣20億資金投入電池廠旭泓,供其垂直整合,「中陽光伏」可能就此消失或旭泓后續再更名。
2011年太陽光電產業變化過劇,導致諸多擴產及整合計畫均生變,臺系廠方面,2011年整合大計畫包括茂迪、綠能、福聚原規劃合組的太陽能矽晶圓廠,3方在第1季中簽定協議書,初期投入10億元生產太陽能矽晶圓,其中綠能持股40%,茂迪與福聚各占30%。
但在市況變化過劇下,3家業者均面臨自顧不暇、無力再擴充新事業的窘境,參與其中的高階主管表示,因為大環境不佳,已經很久沒有針對該案進行討論,該案會視后續市況而定,目前無明確重啟討論的時間點。
福聚亦在近日延展擴產的公告中指出,矽晶圓之合資案,亦因涉及與上、下游廠商協力合作,在太陽能需求出現較明確的回溫時,才有可能投入,故將展延該項合資計畫。
由中美矽晶、升陽科與王雪紅各持45%、45%、10%股份所合資成立「中陽光伏」,以生產矽晶圓暨電池為主,原預計2011年建廠、2012年投產200百萬瓦(MWp),隨后逐步擴充到10億瓦產能,在2011年也受到大環境影響而生變。
中美矽晶主管證實,原規劃投入中陽光伏的20億元直接參與中美矽晶轉投資的單晶太陽能電池廠旭泓,由旭泓做矽晶圓暨電池的垂直整合,目前中美矽晶持旭泓約35%、升陽科約15%、原旭泓主力股東約15%、中華開發5%、王雪紅個人投資公司約3~4%。
中陽光伏的投資案轉彎后,可能就不存在了,未來是否會將旭泓重新命名為中陽光伏,則是不排除的方案之一,但中美矽晶主管指出,名稱的更改與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不過,透過轉投資旭泓,可以更快速達到垂直整合之效,因為旭泓本身即有350MWp的單晶電池產能,旭泓目前可用資金約36億元。
受到矽晶圓價格低于制造成本影響,旭泓短期內也不會急著建矽晶圓廠,基于成本考量,會以對外采購為主,未來單晶、多晶的矽晶圓及電池等產能的調配擴建,則由中美矽晶、升陽科及旭泓做3方協調。
2011年太陽光電產業變化過劇,導致諸多擴產及整合計畫均生變,臺系廠方面,2011年整合大計畫包括茂迪、綠能、福聚原規劃合組的太陽能矽晶圓廠,3方在第1季中簽定協議書,初期投入10億元生產太陽能矽晶圓,其中綠能持股40%,茂迪與福聚各占30%。
但在市況變化過劇下,3家業者均面臨自顧不暇、無力再擴充新事業的窘境,參與其中的高階主管表示,因為大環境不佳,已經很久沒有針對該案進行討論,該案會視后續市況而定,目前無明確重啟討論的時間點。
福聚亦在近日延展擴產的公告中指出,矽晶圓之合資案,亦因涉及與上、下游廠商協力合作,在太陽能需求出現較明確的回溫時,才有可能投入,故將展延該項合資計畫。
由中美矽晶、升陽科與王雪紅各持45%、45%、10%股份所合資成立「中陽光伏」,以生產矽晶圓暨電池為主,原預計2011年建廠、2012年投產200百萬瓦(MWp),隨后逐步擴充到10億瓦產能,在2011年也受到大環境影響而生變。
中美矽晶主管證實,原規劃投入中陽光伏的20億元直接參與中美矽晶轉投資的單晶太陽能電池廠旭泓,由旭泓做矽晶圓暨電池的垂直整合,目前中美矽晶持旭泓約35%、升陽科約15%、原旭泓主力股東約15%、中華開發5%、王雪紅個人投資公司約3~4%。
中陽光伏的投資案轉彎后,可能就不存在了,未來是否會將旭泓重新命名為中陽光伏,則是不排除的方案之一,但中美矽晶主管指出,名稱的更改與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不過,透過轉投資旭泓,可以更快速達到垂直整合之效,因為旭泓本身即有350MWp的單晶電池產能,旭泓目前可用資金約36億元。
受到矽晶圓價格低于制造成本影響,旭泓短期內也不會急著建矽晶圓廠,基于成本考量,會以對外采購為主,未來單晶、多晶的矽晶圓及電池等產能的調配擴建,則由中美矽晶、升陽科及旭泓做3方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