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貫徹落實
建筑節能法規和技術規范
自今年4月1日起,我國實施了經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這部法律的實施為我市建設部門開展建筑節能和推廣新型墻材的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有力的保障。
市建設部門領導在會上指出,自從開展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后,民用建筑的兩個《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在我市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建筑節能設計的審查通過率已經達到100%,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圖紙所設計的建筑節能材料和節能措施并沒有得到100%的落實,使建筑節能工作存在漏洞。根據《節約能源法》的要求,我市將加大力度執行去年10月開始實施的《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加強對施工過程和竣工階段建筑節能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使建筑節能在設計、施工、驗收的全過程受到監督管理,得到認真落實。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施工過程中擅自改變建筑節能材料、隨意降低建筑節能標準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使國家的建筑節能法規和技術規范能夠在我市得到更好的貫徹實施,進一步提高我市建筑節能的水平。
以先進科技
提高建筑節能效果
據悉,去年11月份,市建設部門就建筑節能專題到惠州市和東莞市進行調研,參觀了他們的節能示范工程,例如室外風環境計算機模擬分析、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設計、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等,認為這些技術在我市非常有推廣價值。
市建設部門領導指出,要做好建筑節能工作,不能僅滿足于遵守現行的建筑節能規范所規定的各項最基本的要求,還要力爭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綜合建筑節能的效果。建筑節能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很多問題需要通過不斷探索得到解決,建筑節能示范工程正好為我市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和探索機會。今年市建設局要求市直要建設兩個,各市、區建設一至兩個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的節能示范工程。這些節能示范工程所采用的建筑節能措施,一定要體現出綜合性強、技術含量高和節能效果好的特點,以推動我市建筑節能由初級階段逐步向高級階段發展。
市建設部門在會上還提出,目前正在興起的能源服務也有廣闊的前景,即運用EMC合同能源管理,用能單位并不需要對節能改造進行投資,所有的節能設施投入費用和技術支持均由能源服務企業負責,節能設施投入運營后所節省的電費由用能單位和能源服務企業共享。這種節能運作模式對開闊我們的建筑節能思路很有參考價值。
■ 相關鏈接
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建筑工程的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遵守建筑節能標準。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工程,建設主管部門不得批準開工建設;已經開工建設的,應當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經建成的,不得銷售或者使用。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在建建筑工程執行建筑節能標準情況的監督檢查?!钡谌鶙l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房屋時,應當向購買人明示所售房屋的節能措施、保溫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買賣合同、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中載明,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