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針對中國晶硅光伏電池產品提起“雙反”調查之際,國內的多晶硅企業或許會對其下游電池和組件企業伸出援助之手,向中國商務部提起針對美國多晶硅企業的“雙反”調查。
11月29日,消息人士告訴本網,中國的多晶硅生產企業正在商量在合適時候向中國商務部提起針對美國多晶硅企業的“雙反”調查。
江蘇中能硅業一位高層人士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
據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保利協鑫旗下的江蘇中能硅業占據了國內多晶硅產能的一半左右,因而若國內多晶硅企業對美國企業提起“雙反”調查,江蘇中能硅業將會是牽頭企業。
按照相關規定,提起申訴的條件是發起企業的多晶硅產能只要超過中國總產能的25%就可以提起申訴,而保利協鑫一家的產能就占了中國的約50%左右。
這意味著即便只有保利協鑫一家向商務部提起申訴,商務部也應受理。但實際情況是,國內的多晶硅企業正在醞釀聯合反擊。
當天,由國內四家光伏巨頭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牽頭組織的應對美國太陽能產品“雙反”調查發布會在京舉行,四家公司的董事長少有的聚集一起商討對策。
20天前,美國商務部已就“雙反”調查案正式立案,中國企業正在積極應訴。據了解,美國商務部的終裁結果要在明年11月底才能正式公布。
若終裁結果為中國企業敗訴,則將對中國光伏組件和電池企業的處境雪上加霜。
為了回擊美國此次“雙反”調查,11月25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11年第69號公告,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本次調查是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新能源商會的申請立案。上述兩個商會提出,美國政府對其國內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造成了阻礙和限制,已構成貿易壁壘。
申請人要求商務部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消除美國政府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不利影響,以維護公平貿易環境。
而經審查后,商務部決定對申請人指稱的6項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進行立案調查。商務部將依據中國的法律法規進行調查,評估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政策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影響。根據規則,本次調查在2012年5月25日前結束。
此次商務部貿易壁壘調查被外界認為是中國政府對美國“雙反”調查的回擊。而對美國更有力的回擊則是,由中國企業提起,對美國多晶硅企業進行“雙反”調查。
上述消息人士稱,國內多晶硅企業也有很多停產,而中國有超過40%多晶硅依賴進口,美國則是排名前兩位的進口國。
歐美市場一直是國內多晶硅進口的主要市場。其中美國、德國合計進口量長期以來約占到進口總量的四成左右。海關數據顯示,三季度,來自美、德兩國的多晶硅進口量分別達到4139噸、3408噸,分別占到當季總進口量的22.8%、18.77%。
不過,上述人士并未透露具體時間表。“具體還在商量,若有需要,就可以(向中國商務部)提起申訴”該人士說。
11月29日,消息人士告訴本網,中國的多晶硅生產企業正在商量在合適時候向中國商務部提起針對美國多晶硅企業的“雙反”調查。
江蘇中能硅業一位高層人士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
據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保利協鑫旗下的江蘇中能硅業占據了國內多晶硅產能的一半左右,因而若國內多晶硅企業對美國企業提起“雙反”調查,江蘇中能硅業將會是牽頭企業。
按照相關規定,提起申訴的條件是發起企業的多晶硅產能只要超過中國總產能的25%就可以提起申訴,而保利協鑫一家的產能就占了中國的約50%左右。
這意味著即便只有保利協鑫一家向商務部提起申訴,商務部也應受理。但實際情況是,國內的多晶硅企業正在醞釀聯合反擊。
當天,由國內四家光伏巨頭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牽頭組織的應對美國太陽能產品“雙反”調查發布會在京舉行,四家公司的董事長少有的聚集一起商討對策。
20天前,美國商務部已就“雙反”調查案正式立案,中國企業正在積極應訴。據了解,美國商務部的終裁結果要在明年11月底才能正式公布。
若終裁結果為中國企業敗訴,則將對中國光伏組件和電池企業的處境雪上加霜。
為了回擊美國此次“雙反”調查,11月25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11年第69號公告,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本次調查是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新能源商會的申請立案。上述兩個商會提出,美國政府對其國內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造成了阻礙和限制,已構成貿易壁壘。
申請人要求商務部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消除美國政府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不利影響,以維護公平貿易環境。
而經審查后,商務部決定對申請人指稱的6項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進行立案調查。商務部將依據中國的法律法規進行調查,評估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政策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影響。根據規則,本次調查在2012年5月25日前結束。
此次商務部貿易壁壘調查被外界認為是中國政府對美國“雙反”調查的回擊。而對美國更有力的回擊則是,由中國企業提起,對美國多晶硅企業進行“雙反”調查。
上述消息人士稱,國內多晶硅企業也有很多停產,而中國有超過40%多晶硅依賴進口,美國則是排名前兩位的進口國。
歐美市場一直是國內多晶硅進口的主要市場。其中美國、德國合計進口量長期以來約占到進口總量的四成左右。海關數據顯示,三季度,來自美、德兩國的多晶硅進口量分別達到4139噸、3408噸,分別占到當季總進口量的22.8%、18.77%。
不過,上述人士并未透露具體時間表。“具體還在商量,若有需要,就可以(向中國商務部)提起申訴”該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