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與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28日在杭簽署協議,共同就被稱為火電廠第四污染物的汞排放控制問題開展技術和管理攻關和研究。
這只是作為大型國企的浙能集團與國內知名高校浙江大學戰略合作的開始。當日,浙能集團與浙江大學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就清潔綠色能源的開發和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的轉化等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包括綠色電廠、循環經濟、二氧化碳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煤炭分級轉化綜合利用及節能診斷等多個領域開展具體的科技開發與合作。對于研發成果,雙方將聯合申報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以及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
燃煤汞污染作為繼顆粒、二氧化硫和NOx后的第四種火電廠污染物,其危害正逐步被人們所認知。環保部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也首次增加了火電廠大氣汞排放的限制。作為戰略合作啟動的第一個子項目,浙江大學的專家將與企業一起,共同就浙能集團現有的燃煤機組汞排放數據和控制技術開展分析和汞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從管理、技術、經濟等各方面提出燃煤機組汞污染的最優控制方式,為各燃煤電廠汞控制方案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性意見。
與此同時,另一項生物質直燃發電相關技術研究也同期簽約啟動,浙大的專家們將幫助浙能集團的相關企業,在生物質能燃燒利用領域進行研發和拓展。
浙能集團總經理童亞輝說,浙江大學在技術、人才及信息等方面優勢突出,浙能集團在產業、環境及資金等方面優勢明顯,雙方攜手,將可以實現彼此的“優勢互補和強強聯合,開創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局面,構建國內能源行業特色鮮明的新型科技創新體系”。
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建有可持續能源研究院、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他多個國家級的能源清潔轉化、大氣污染控制、能源科學和技術創新基地與研究中心,在能源科學與技術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是我國在能源清潔利用與環境工程領域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級的能源類國有大型企業,也是保障浙江省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骨干企業。目前,集團總資產超1000億元,并已形成了電力為主、煤炭、油氣、可再生能源、能源服務業為輔的多產業共同發展的大能源格局。其控股管理發電裝機容量超2200萬千瓦,居全國發電企業前茅;建成浙江省級天然氣管網550余公里,年煤炭運銷總量近4000萬噸;控股、管理企業130余家,在職員工13000余人。多年來,企業一直重視能源領域的科技開發和節能減排。“十一五”期間,企業共投入科技經費3億元,取得專利4項,省級以上科研成果56項,居在浙發電企業之首。
浙江省國資委主任陳正興表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是“十二五”時期,省屬國有企業加快向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等生態化發展方向集聚的重要階段。雙方的合作,對浙江企業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節能減排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當天,浙能集團還與浙江大學簽署了包括在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在內的一攬子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合作協議。
這只是作為大型國企的浙能集團與國內知名高校浙江大學戰略合作的開始。當日,浙能集團與浙江大學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就清潔綠色能源的開發和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的轉化等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包括綠色電廠、循環經濟、二氧化碳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煤炭分級轉化綜合利用及節能診斷等多個領域開展具體的科技開發與合作。對于研發成果,雙方將聯合申報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以及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
燃煤汞污染作為繼顆粒、二氧化硫和NOx后的第四種火電廠污染物,其危害正逐步被人們所認知。環保部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也首次增加了火電廠大氣汞排放的限制。作為戰略合作啟動的第一個子項目,浙江大學的專家將與企業一起,共同就浙能集團現有的燃煤機組汞排放數據和控制技術開展分析和汞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從管理、技術、經濟等各方面提出燃煤機組汞污染的最優控制方式,為各燃煤電廠汞控制方案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性意見。
與此同時,另一項生物質直燃發電相關技術研究也同期簽約啟動,浙大的專家們將幫助浙能集團的相關企業,在生物質能燃燒利用領域進行研發和拓展。
浙能集團總經理童亞輝說,浙江大學在技術、人才及信息等方面優勢突出,浙能集團在產業、環境及資金等方面優勢明顯,雙方攜手,將可以實現彼此的“優勢互補和強強聯合,開創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局面,構建國內能源行業特色鮮明的新型科技創新體系”。
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建有可持續能源研究院、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他多個國家級的能源清潔轉化、大氣污染控制、能源科學和技術創新基地與研究中心,在能源科學與技術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是我國在能源清潔利用與環境工程領域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級的能源類國有大型企業,也是保障浙江省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骨干企業。目前,集團總資產超1000億元,并已形成了電力為主、煤炭、油氣、可再生能源、能源服務業為輔的多產業共同發展的大能源格局。其控股管理發電裝機容量超2200萬千瓦,居全國發電企業前茅;建成浙江省級天然氣管網550余公里,年煤炭運銷總量近4000萬噸;控股、管理企業130余家,在職員工13000余人。多年來,企業一直重視能源領域的科技開發和節能減排。“十一五”期間,企業共投入科技經費3億元,取得專利4項,省級以上科研成果56項,居在浙發電企業之首。
浙江省國資委主任陳正興表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是“十二五”時期,省屬國有企業加快向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等生態化發展方向集聚的重要階段。雙方的合作,對浙江企業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節能減排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當天,浙能集團還與浙江大學簽署了包括在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在內的一攬子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