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多晶硅原料大缺,價格持續狂飆,繼去年底現貨市場每公斤報價上漲至400美元后,近期再沖上每公斤500美元大關的「天價」,下游業者忙著搶料,也為著手多晶硅制造的臺聚、榮化等業者出貨鋪下「黃金大道」,其一年要創造百億元營收并非難事,加上多晶硅制造毛利率高過下游產品,獲利金額也相當可觀。
臺灣太陽能業營收規模最大的業者目前為電池廠的茂迪,但也是花了數年時間才創造出百億元的營收,多晶硅持續缺貨,在「賣方市場」優勢下,新進多晶硅廠營運規模很快就會超過現有業者,將造成臺灣太陽能業者規模重新洗牌。
太陽能硅晶圓大廠綠能高層透露,近期太陽能電池廠搶料態勢非常激烈,由于不少電池廠與模塊廠事前已簽下出貨訂單,但在缺料下,無法實時取得料源生產履約,只能到現貨市場購料,在「僧多粥少」下,現貨市場確實已有每公斤500美元的行情出現。
太陽能業者指出,多晶硅現貨價沖上每公斤500美元的價格雖非常態,但已透露出缺料嚴重的狀況。以一座多晶硅廠年產能3,000噸,合約與現貨出貨比重各半計算,若價格持續維持高檔不墜,臺聚等業者投入的新廠投資額在全產能運作后,
三、五年內就能回收。
臺灣目前已有臺聚、榮化等業者投入多晶硅領域,搶搭這波多晶硅熱潮。其中臺聚主導的多晶硅廠取名「環球半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