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業者的轉換跑道的趨勢已成定局,而后勢看好的綠能產業為最熱門選項,其中又以夏普(Sharp)、三洋(Sanyo)最為積極,但日本業者近來遭逢大陸等國外廠商的低價攻勢,亟待第2次變法圖強,才能摸索出不容易被超越的高收益商業模式。
日本第1大太陽能面板制造商夏普的太陽能面板部門2010年度營收規模為2,655億日圓(約新臺幣1,041億元),約為液晶面板事業的7分之1,根據社長片山干雄表示,期望太陽能所創下的業績將來會追上面板。
大陸、南韓廠商的崛起對于日本業者是1把雙面刃,他們一方面以低價產品撬開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卻給技術本位的日本業者帶來極大的威脅。
根據日本國內的行情價,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費用每KW已降至42萬日圓,依照每戶平均可設置3.5~4KW的屋頂面積推算,工程總價為150萬日圓,相當于1臺日本國產車的價錢,和2、3年前日制系統1KW動輒70、80萬日圓的價格已然無法同日而語。
此外,2011年8月底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太陽能補助策略(FIT)拍板定案,因此業界預期太陽能面板供給量將會有足夠的內需市場可以支撐,
只不過,日本本土業者恐怕無法高興太久,因大型市場德國與西班牙相繼調降FIT補助額度,日本市場瞬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陸業者挾帶強勢低價策略席卷而來,在日本業界引起騷動,甚至有業界人士已經斷定日本內需市場會被大陸業者「整碗捧走」。
加拿大太陽能業者(Canadian Solar)日本分公司社長要悠指出,無論是哪家同業,大家最重視的就是如何把成本壓低,且大陸廠商的技術水平已有長足的進步,日本業者一直以來所強調的轉換效率優勢已??然大幅下滑。
若單從制造成本方面比較,日本在大陸廠商的面前可說是毫無勝算,擬定新戰術、開辟新戰場才是上上之策。
如三洋打算以獨家開發的次世代電池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往高階產品發展,據稱轉換效率可達23%,堪稱業界最高。
夏普自2008年11月與義大利再生能源業者Enel Green Power(EGP)合作,攜手于義大利成立3接面(Triple Junction)薄膜太陽能光電面板制造廠,廠址設于義大利卡塔尼亞市( Catania),2010年11月購并美國太陽能開發商Recurrent Energy加強美國市場銷售力道。
夏普早前還于2011年與泰國太陽能發電廠簽訂委任契約,負責發電廠的管理與維護,顯然有意跳脫電池供應商的定位,進一步跨足到發電廠完工后的后續配套服務。
日本第1大太陽能面板制造商夏普的太陽能面板部門2010年度營收規模為2,655億日圓(約新臺幣1,041億元),約為液晶面板事業的7分之1,根據社長片山干雄表示,期望太陽能所創下的業績將來會追上面板。
大陸、南韓廠商的崛起對于日本業者是1把雙面刃,他們一方面以低價產品撬開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卻給技術本位的日本業者帶來極大的威脅。
根據日本國內的行情價,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費用每KW已降至42萬日圓,依照每戶平均可設置3.5~4KW的屋頂面積推算,工程總價為150萬日圓,相當于1臺日本國產車的價錢,和2、3年前日制系統1KW動輒70、80萬日圓的價格已然無法同日而語。
此外,2011年8月底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太陽能補助策略(FIT)拍板定案,因此業界預期太陽能面板供給量將會有足夠的內需市場可以支撐,
只不過,日本本土業者恐怕無法高興太久,因大型市場德國與西班牙相繼調降FIT補助額度,日本市場瞬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陸業者挾帶強勢低價策略席卷而來,在日本業界引起騷動,甚至有業界人士已經斷定日本內需市場會被大陸業者「整碗捧走」。
加拿大太陽能業者(Canadian Solar)日本分公司社長要悠指出,無論是哪家同業,大家最重視的就是如何把成本壓低,且大陸廠商的技術水平已有長足的進步,日本業者一直以來所強調的轉換效率優勢已??然大幅下滑。
若單從制造成本方面比較,日本在大陸廠商的面前可說是毫無勝算,擬定新戰術、開辟新戰場才是上上之策。
如三洋打算以獨家開發的次世代電池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往高階產品發展,據稱轉換效率可達23%,堪稱業界最高。
夏普自2008年11月與義大利再生能源業者Enel Green Power(EGP)合作,攜手于義大利成立3接面(Triple Junction)薄膜太陽能光電面板制造廠,廠址設于義大利卡塔尼亞市( Catania),2010年11月購并美國太陽能開發商Recurrent Energy加強美國市場銷售力道。
夏普早前還于2011年與泰國太陽能發電廠簽訂委任契約,負責發電廠的管理與維護,顯然有意跳脫電池供應商的定位,進一步跨足到發電廠完工后的后續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