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省氣象部門承擔的“青海省太陽能遙感普查及綜合利用發展模式研究”項目日前通過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這一技術將為青海省太陽能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依據,助力青海太陽能綜合利用。
據青海省氣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省太陽能遙感普查及綜合利用發展模式研究”項目建立了基于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青海省太陽能資源綜合評估系統平臺,利用風云2號衛星遙感數據和太陽能輻射傳輸遙感模型,能夠實現青海省時、日、月和年的太陽總輻射時空分布特征、歷史數據查詢以及估算。項目修正了傳統的以縣為單位的太陽能資源氣候學估算模式,建立了青海省太陽輻射歷史空間數據庫,提供了基于數字高程的格網化青海省太陽輻射時空分布圖,成功地解決了地形遮蔽對太陽輻射影響的難題,大幅提高了太陽能資源的時間和空間精度。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據了解,這一項目的完成,將為各級政府部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了解青海省太陽能資源的潛在價值、為青海省太陽能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依據。同時,這一評估系統的完成,也將促進青海農業氣候資源、建筑節能、太陽能熱利用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等產業的發展,對青海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青海省年均日照時數在3000小時左右,太陽輻射和日照僅次于西藏,居全國第二位,是中國光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