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國家能源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介紹了《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的有關情況。他表示,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當前我國氫能產業正從試點探索逐步進入有序破局的新階段。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生產消費規模超365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要求,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了《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聚焦國內外技術和產業發展,系統梳理2024年全球氫能產業發展情況,并對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發展進行展望。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2024年國內外氫能發展情況、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展望和大事記三個部分。2024年情況部分,從政策發布、市場規模、價格水平、創新應用、國際合作、標準認證等六個方面,系統總結2024年國內外氫能發展形勢。2025年展望部分,從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氫能試點工作、開展國際市場探索等五個方面,提出相關展望。
中央和地方持續加強政策頂層設計、推動專項政策出臺,加強跨部門協調,綜合施策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各地累計發布氫能專項政策超560項,因地制宜推進地方氫能產業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建成產能超25萬噸/年,我國占比超50%,已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國家。
2024年,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為目標,我國氫能制取、儲運、利用全鏈條關鍵技術逐步取得突破。新疆庫車、寧夏寧東一批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成運營,貫通可再生氫制取—儲運—利用全流程,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同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穩步推進,各地建成加氫站超540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約2.4萬輛;京津冀、上海、廣東、鄭州、河北五個區域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1.5萬輛。多類型燃料電池發電和熱電聯供項目投建運營,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完成燃燒器摻燒30%氫氣試驗,兆瓦級純氫燃氣輪機完成整機試驗驗證。6項氫能技術裝備入選國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覆蓋氫能制儲輸用全環節。
2025年,國家能源局將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加快推進氫能領域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應用示范,促進“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進一步完善氫能產業生態、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為“十五五”時期氫能產業提質提速建立堅實的基礎。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在回答記者問環節,國家能源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回答了“重點地區氫能產業發展相關情況介紹”和“氫能發展請問其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有哪些方面?下一步有哪些具體舉措促進其發展?”的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
目前,我國各地都在積極布局氫能產業,請徐司長簡要介紹下重點地區發展相關情況。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
謝謝你的提問。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產業政策,積極推動氫能技術創新,各地也有序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和項目落地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國各地累計發布氫能專項政策超560項,22個省級行政區將氫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因地制宜推進氫能產業布局。
三北地區傳統產業基礎和能源資源稟賦較好,為氫能項目落地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2024年,全國氫氣產量超3650萬噸,三北地區占比超50%,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等地區氫氣產量均排名靠前。截至2024年底,全國各地累計規劃建設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超600個,其中,已建在建項目超150個,已建成產能約12.5萬噸/年,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華北地區,合計占全國已建成產能近90%。同時,一批典型示范項目建成落地,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新疆庫車建成2萬噸/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寧夏寧東碳減排示范區可再生氫順利并入煤制合成氨裝置,逐步貫通可再生氫制取-儲運-利用全流程,實現氫能多場景耦合應用。
東部地區依托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和“氫進萬家”等工作,積極布局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逐步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大中小企業并存、產業鏈相對完整、創新能力較強的氫能產業集群。同時,海水制氫、液氫工廠、跨洋貿易等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在相關地區加速探索,支撐氫能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發揮氫能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作用,推動地方結合自身基礎條件科學合理布局氫能產業,實現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卮鹜戤?,謝謝!
【新華社記者】
氫能發展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請問其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有哪些方面?下一步有哪些具體舉措促進其發展?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氫能在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有力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已成為社會共識。同時,氫能產業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涉及環節多,發展過程中可以全方位帶動產業創新、擴大內需、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
但整體來看,全球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與傳統能源和風光等新能源相比:一是項目經濟性仍有差距。規?;稍偕茉粗茪漤椖恳巹潝盗靠焖僭鲩L,但相關技術工藝和建設運營水平較傳統技術路線仍有不足,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落地實施和多元化場景探索較為緩慢。二是技術成熟度存在短板。氫能部分技術和場景離商業化推廣應用還有差距,對產業突破經濟性瓶頸仍有掣肘。三是標準規范需進一步完善。氫能相關標準在與配套政策協同、與產業發展同步、落地應用推廣和國際化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國家能源局將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目標,持續落實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要求,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供給,在“十五五”能源相關規劃中加強規劃引領,推動氫能項目和產業科學布局,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協調發展。
二是加快科技創新,加強對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攻關、集成應用示范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三是優化項目管理,推動各地建立健全氫能項目管理制度,持續完善氫能標準和認證體系,推動氫能產業規范發展。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一帶一路”、APEC、金磚機制等合作框架下推動氫能產業開放發展。
回答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