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大電力集團旗艦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出爐。
從營業總收入維度來看,中國華能旗下的華能國際2024年營業總收入最高,達到2455.51億元,是5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營收突破2000億元的企業;國家電投旗下的中國電力2024年營收增速最快,同比增加22.48%。
從凈利潤維度來看,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國電電力2024年凈利潤最高,為166.43億元;中國大唐旗下的大唐發電凈利潤同比增速最快,達到128.07%。
從負債率維度來看,中國電力2024年負債率最低,為41.05%,其余4家企業負債率居于60%—75%區間內。
風、光新能源裝機或清潔能源裝機數據方面,截至2024年底——
華能國際:光伏累計裝機19.84GW,風電累計裝機18.11GW
國電電力:光伏累計裝機12.28GW,風電累計裝機9.84GW
大唐發電:光伏累計裝機6.04GW,風電累計裝機10.06GW
中國電力:清潔能源裝機累計39.57GW
華電國際:清潔能源裝機累計13.07GW
此外,光伏們還整理出5家企業2024年的經營概況、新能源業務詳情以及2025年最新規劃規劃。詳情如下:
大唐發電:
光伏累計裝機6.04GW,風電累計裝機10.06GW
大唐發電是由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發電上市公司。公司所屬運營企業及在建項目遍及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現已發展成為綠色低碳、多能互補、高效協同的大型綜合能源上市 公司。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役裝機容量約79,111.227兆瓦。其中,火電煤機47,174兆瓦,約占 59.63%;火電燃機6,632.8兆瓦,約占8.38%;水電9,204.73兆瓦,約占11.64%;風電10,058.69 兆瓦,約占12.71%;光伏6,041.007兆瓦,約占7.64%。
2024 年,公司累計完成上網電量約2,693.22億千瓦時,同比上升約3.79%。實現經營收入約 1,234.74 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0.86%;經營成本完成約1,051.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1%; 實現凈利潤約68.58億元,同比上升128.0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45.06億元, 同比上升229.70%;資產總額約3,226.02億元,比上年末上升6.03%;負債總額約為2,291.18 億元,比上年末上漲6.23%;資產負債率約為71.02%,比上年末上升0.13個百分點。
電力銷售收入約占總主營業務收入的88.34%,同比增加約人民幣4.93億元,主要原因為2024 年本公司上網電量較上年同期增加。2024年公司發生電力燃料費624.3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1.19億元。主要原因為2024年本公司火電發電單位 燃料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
2024年,大唐發電新能源發展躍上新高度。新增發電機組容量6,700.263兆瓦,其中風電項目2,594.2兆瓦、光伏項目1,704.823 兆瓦,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進一步提升至40.37%,較去年末提高2.62個百分點;核準電源項目14,744.9兆瓦,其中火電煤機項目核準容量4,660兆瓦、風電項目核準容量2,031.8 兆瓦、光伏項目核準容量8,053.1兆瓦;在建項目裝機規模10,004.24兆瓦,其中火電在建項目裝機6,378.06兆瓦、風電在建項目裝機1,759.3兆瓦、光伏在建項目裝機1,866.88兆瓦。
2025 年,公司將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統籌抓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高效益運營,推動存量增效、成本領先、增量做優、晉位升級,堅決打贏高質量發展攻堅戰、提質增效提升戰、全面深化改革收官戰、電量電價保衛戰、虧損企業扭虧戰,統籌抓好“十四五”高質 量收官和“十五五”高標準開局,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穩效益、降成本,提升高質量發展價值貢獻。積極搶抓市場機遇,著力統籌燃料、電量“兩個市場”,堅持“兩個盤前”搶發效益電量,堅持在穩電價、增熱價上多方協同,科學把控采購與庫存“兩個節奏”,動態優化“市場+長協”的結構配比,加強過程管控,提高保供控價水平。 主動應對電力市場競爭新格局,全面推進實施成本領先攻堅方案,久久為功,促進形成成本領先 文化。
推動新能源基地化規模化開發,全力推進重點基地項目年底前全容量投產,積極開發各類優質新能源項目,持續提升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能力。
華能國際:
光伏累計裝機19.84GW,風電累計裝機18.11GW
華能國際的主要業務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利用國內外資金,在國內外開發、建設和運營 燃煤、燃氣發電廠、新能源發電項目及配套港口、航運、增量配電網等設施,為社會提供電力、 熱力及綜合能源服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145,125兆瓦,其中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容量51,982兆瓦,占比達到35.82%,同比提升4.58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本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5.51億元,同比下降3.48%,主要由于電價同比下降;營業成本2,083.63億元,同比下降6.80%;營業利潤187.43億元,同比增長41.51%;凈利潤141.10億元,同比增長55.35%。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101.35億元,同比增加16.90億 元,增幅20.01%,每股收益人民幣0.46元,同比增加0.11元,主要由于境內燃料成本降低促進火電增利,且公司新能源規模有序擴增帶來增量增利。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為145,125兆瓦,低碳清潔能源占比為35.82%,其中天然氣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3,508兆瓦,占比9.31%,風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8109兆瓦,占比12.48%,太陽能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9836兆瓦,占比13.67%,水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370兆瓦,占比0.26%,生物質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60兆瓦,占比0.11%;其余的64.18%為燃煤發電機組。
2024 年,公司新增基建并網可控發電裝機容量9692.76兆瓦,其中新增并網火電機組可控發電裝機容量275.05兆瓦,風電機組可控發電裝機容量 2645.75 兆瓦,太陽能可控發電裝機容量6771.96兆瓦。
公司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統籌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力爭在“十四五”末期公司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 45%左右。
2025年,電力建設方面,公司將突出抓好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持續優化火電發展,擇優布局調峰氣電。以安全發展為基礎,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現代化管理為手段,統籌抓好安全、質量、造價、技術創新、智慧基建等全方位工作,確保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電力營銷方面,公司將堅持量價統籌、效益為先,密切跟蹤電力市場變化,綜合研判市場競爭形勢和電價走勢,充分挖掘電量空間,力爭全年發電量實現正增長。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市場交易工作,緊盯重點地區,做好火電、新能源交易策略研究,力爭保持電價在合理水平。全力開拓售電市場,做好華能售電品牌建設工作,提升售電收益。優化碳交易策略,降低履約成本。2025年,公司力爭完成境內發電量4,850億千瓦時左右。
國電電力:
光伏累計裝機12.28GW,風電累計裝機9.84GW
國電電力是國家能源集團控股的全國性上市發電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電力、熱力生產及銷售,產業涉及火電、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領域,業務分布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1.82億元,比上年減少1.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98.31億元,同比增加75.28%。火電板塊凈利潤100.51億元,水電板塊凈利潤19.94億元,風電及光伏板塊凈利潤19.2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551元/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5.48%。
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裝機容量11170萬千瓦,其中火電7462.90萬千瓦,占比66.81%;水電1495.06萬千瓦,占比13.39%;風電983.98萬千瓦,占比8.81%;太陽能光伏1228.06萬千瓦,占比10.99%,風電、光伏、水電等非化石能源控股裝機合計3707.10萬千瓦,占比33.19%。
2024年,新能源控股裝機增加428.53萬千瓦,其中風電增加54.65萬千瓦,太陽能光伏增加373.88萬千瓦。
截至2024年末,公司權益裝機容量6267.30萬千瓦,其中火電3307.88萬千瓦,占比52.78%;水電1159.83萬千瓦,占比18.51%;風電848.18萬千瓦,占比13.53%;太陽能光伏951.42萬千瓦,占比15.18%;風電、光伏、水電等非化石能源權益裝機合計2959.43萬千瓦,占比47.22%。
2024 年,風電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201.75億千瓦時,上網電量195.30億千瓦 時,較上年分別增長7.01%和7.23%;光伏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112.84億千瓦時,上網電量111.01 億千瓦時,較上年分別增長95.89%和93.13%。
2025年,公司將堅持多元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化,依托已投產火電、水電布局及送出通道優勢,深化產業協同開拓新能源發展模式。2025年計劃火電核準備案200萬千瓦, 開工147萬千瓦,投產764萬千瓦;水電核準備案272.15萬千瓦,開工363.10萬千瓦,投產136.50 萬千瓦;新能源核準備案1141.81萬千瓦,開工519.62萬千瓦,投產641.59萬千瓦。
面對新能源發展風險,公司將嚴格履行機會研究、立項、投資決策各階段流程, 加強項目顛覆性因素排查,詳細分析項目消納限電水平,充分考慮“兩個細則”和“輔助調峰” 成本,分析市場化交易、分時電價等相關情況,做好項目綜合電價預測分析,加強技術審查力度,壓降項目造價,提升項目經濟性,提高抗風險能力,積極謀劃新能源與常規能源協同發展,探索綜合能源基地模式,推進新能源規劃可持續發展。
中國電力:
清潔能源裝機累計39.57GW
2024年是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周年。20年來,集團主營業務已由成立之初的單一煤電,轉型為以清潔能源供應為核心、多種類電源互補的多元化結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發電廠的合并裝機容量為49,390.9兆瓦,同比增加4,372.1兆瓦或9.71%。本集團清潔能源(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氣電及環保發電) 的合并裝機容量為39,570.9兆瓦, 占本集團合并裝機容量總額約80.12%,較上年度上升約4.73個百分點。
2024年,本集團凈利潤為人民幣6,5 39,890,000元,較上年度增加人民幣2,0 05,9 35,000元或44.24%。風電及光伏發電的收入合計增加人民幣6,4 97,9 98,000元,主要是由于透過戰略性并購,擴大合并裝機容量,以及年內多個發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2024年,本集團的風電及光伏發電板塊利潤持續增長,分別錄得年度利潤人民幣31.8億元及人民幣17.2億元,共占本集團年度利潤總額75%。
本集團積極應對國家電力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加強其對電力市場政策與規則的研究,特別是現貨交易、綠證/綠電及碳排放配額等方面。時刻關注改革發展動態,本集團通過增加參與市場電交易,已經爭取更多市場售電量及擴大其市場份額。此外,各省附屬公司組建其電力營銷中心,以優質服務吸引及留住目標客戶。
2024年,本集團風電上網電價為人民幣447.36元/兆瓦時,較上年度下降人民幣24.05元╱兆瓦時,下降主要是由于風電平價上網發電項目投產或并入,因而拉低平均上網電價;光伏上網電價為人民幣405.19元/兆瓦時,較上年度下降人民幣6.37元/兆瓦時。下降主要是由于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發電項目投產或并入,因而拉低平均上網電價。
2024年,儲能業務收入達人民幣3,908,242,000元, 同比增加人民幣1,360,0 59,000元或53.37%。凈利潤為人民幣86,580,000元,反映較上年度大幅增加人民幣 49,403,000元或132.89%。年內,新源智儲獲得多項創新獎項及榮譽,成功落地共52個項目,容量6.02吉瓦時。
2025年,本集團將堅持高品質發展,優化電源品種和區域布局,集中精力深耕大基地、海上風電項目;分區域制定開發策略和投資標準,嚴格審核把關收益率基準;此外,堅持"深嚴精優"基建管理要求,高標準推進項目工程建設,確保全面達成里程碑節點目標,打造未來競爭優勢。
落實存量項目提質增效,加快低效資產處置和盤活,提升本集團發展項目整體資產品質和回報率。著力提升新能源項目經營質效,加強電力行銷,試點運用人工智能進行智慧決策和報價,為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后的現貨交易作好準備。
華電國際:
清潔能源裝機累計13.07GW
本公司是中國最大型的綜合性能源公司之一,其主要業務為建設、經營發電廠,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燃氣發電機組及多項可再生能源項目。本公司在運營的控股發電資產遍布全國十二個省、市,地理位置優越,主要處于電力負荷中心、熱力負荷中心或煤炭資源豐富區域。截至本報告日,本公司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企業共計46家,控股裝機容量為59,818.62兆瓦,本公司燃煤發電裝機約占本公司控股裝機容量的78.15%,燃氣發電、水力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約占21.85%(約13.07GW)。
報告期內,本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人民幣 1,129.94 億元,同比下降 3.57%;營業成本約為人民幣 1,030.71 億元,同比下降6.0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人民幣57.0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46元。
在項目發展方面,2024年,本公司全年投產電源項目1,508.84 兆瓦,投產項目皆為燃氣發電機組。本公司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認真落實國資委關于大力推進央企產業煥新行動要求,加快存量煤電結構調整和升級改造,搶占優質的抽蓄項目資源,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研究,科學推進相關項目發展。
隨著電力市場化進程加速推進,煤電機組的市場份額持續縮減,火電發電空間受到擠壓。電力現貨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的快速推進,對煤電機組的靈活調節能力和邊際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老舊機組因邊際成本偏高面臨電量、電價雙降的風險,供熱機組容量電費回收難度亦可能增加。此外,新能源入市等有可能進一步加劇電價下行壓力。本公司將加快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和技術升級,提升靈活調節能力與負荷支撐能力。強化電力市場形勢研判,動態優化中長期、現貨及輔助服務交易策略,提升度電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