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華為數字能源舉辦的“碳路中國 價值共贏——2025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設計院研討會-華北站”成功舉辦。會議聚焦AI智算熱點趨勢,云集各大設計院多位總工及設計師等技術專家,解析數據中心行業政策、分享行業前沿技術應用和最新設計方案與實踐,共同開拓AI智算時代數據中心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5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設計院研討會現場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設計院與集成商業務總監李東在致辭中提到,DeepSeek橫空出世,正引領AI應用邁入普惠時代。其帶來的海量數據處理需求與多樣化業務場景拓展需求促進智算數據中心迅猛發展,同時也對數據中心快速彈性部署,綠色可持續發展、安全可靠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智算時代AI算力爆發式增長,華為將加強與設計院深度合作,共謀AI智算中心創新發展藍圖。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設計院與集成商業務總監 李東
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的今天,AI技術正以顛覆性力量重塑能源產業格局。以數字技術驅動數據中心多元能源體系構建是當下數據中心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曉暉表示,智算數據中心建設向綠色低碳轉型,需以“數能融合”為抓手,優化數據中心建設方法,不斷引導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綜合能源管理協同創新,從而引領數據中心行業朝著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他認為,綠色低碳數據中心選址更注重向能源豐富、電價低廉區域布局,充分利用國家樞紐節點及特殊地理條件,以此降低能源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新時期,數據中心建筑結構、制冷系統、供配電系統等均有新變化,而利用模塊化手段將工程項目產品化是實現智算中心高效建設與靈活運維的關鍵。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吳曉暉
從通算時代邁向智算時代,我國依托多元市場主體協同創新,以推理應用為核心驅動力,通過持續的工程化創新實踐,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普惠化發展。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首席架構師安真認為,這種創新模式也給國內智算中心建設帶來新的挑戰,功率密度急劇攀升導致散熱與能耗壓力加劇,業務負載的大幅波動對供電穩定性提出嚴苛要求,服務器設備標準的碎片化則增加了系統集成與運維復雜度,亟需從建設規劃、建設方法、安全保障等維度構建系統性解決方案,支撐智算產業高質量發展。會上,安真分享了當下智算中心的建設趨勢,具體來看:在機房架構上,模塊化、彈性化的設計理念更能適應智算中心長遠發展;供電方面,電力模塊設計理念更能解決智算中心空間利用率問題;冷卻方面,間接蒸發機組可達到風液融合間高度兼容匹配;備電方面,鋰電優勢突出,已成為智算中心備電的優選。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首席架構師 安真
以DeepSeek普惠AI,使算力結構從“預訓練”向“預訓練+后訓練+推理”轉變,推進智算數據中心迅猛發展。高功率密度與高兼容要求成為AI時代數據中心中小推理場景應用的新增挑戰。會上,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產品總監杜坤分享了華為推出“智能微模塊6.0”,該模塊具有高密寬域、精準智冷的產品特點,其最高單柜功率達50kW,極大提升了單機柜功率密度,成為中小數據中心首選一站式解決方案。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產品總監 杜坤
在智算時代,數據中心建設寸土必爭。鋰電因能量密度高、占地省等優勢成為數據中心備電優選。然而,目前各國鋰電相關規范不一,缺乏統一標準,在實際使用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會上,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產品總監賴兆澤圍繞數據中心鋰電應用,深入分享了消防安全要點與部署原則。賴兆澤認為,鋰電熱失控后處于自鏈式反應狀態,燃燒快、熱能高、易復燃。而水消防持續降溫是控制風險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實驗驗證,水消防可有效控制風險半徑,防止火勢擴散至其他機柜。且水噴霧自動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水消防形式在滅火明火效果、降溫能力等方面表現較好,能較好應對鋰電火災風險。在鋰電備電的部署策略方面,賴兆澤提出了系統性解決方案。他強調,鋰電設備的部署位置應以安全性為首要考量,優先選擇室外拉遠部署,利用獨立空間隔離潛在風險;若條件受限,則需在數據中心專用建筑內采用靠外墻部署方案,確保良好的通風與應急疏散條件。在消防系統配置上,賴兆澤指出,完整的安全防護體系還需配套獨立事故通風系統,實時排出可燃氣體;部署高靈敏度可燃氣體探測裝置,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測;同步落實排水防澇、緊急斷電保護、壓力釋放等工程措施,為數據中心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產品總監 賴兆澤
此次會議為“碳路中國 價值共贏——2025年華為數據中心設計院研討會”系列活動的首站,未來,華為數字能源還將陸續舉辦“華西站”及“華南站”,與產業界專家及同仁一起,共話AI智算中心的創新技術及未來發展,共研智算中心解決方案和發展趨勢,共建AI智算中心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