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 2025)在北京首都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展會吸引了800余家參展商,覆蓋電芯、系統集成、數字化平臺等全產業鏈,成為行業技術革新與全球化布局的風向標。
欣旺達以“創新驅動新能源世界進步”為使命,攜新一代314Ah、625Ah儲能電芯、2MWh液冷移動儲能車等重磅產品亮相ESIE儲能展,并舉辦多場技術分享與新品發布活動,全方位展現其在儲能領域的全鏈條技術實力與全球化戰略布局。
一、產品突圍:314Ah 、625Ah 電芯硬核“出圈”
作為本次展會的核心亮點,欣旺達動力攜280Ah、314Ah、600+Ah大儲電芯強勢亮相,展現了公司在儲能領域的技術領先性與場景適配能力。
314Ah電芯:“爆款”背后的多面實力
作為欣旺達的“王牌產品”,314Ah儲能電芯憑借高安全、長壽命、低成本等優勢,迅速占據全球市場。欣旺達動力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陳濤博士指出:“314Ah電芯是一款很全面的‘五邊形戰士’,覆蓋安全、能效、壽命、成本、場景適配五大維度。”
該電芯基于行業領先的“高能密度+長循環壽命”技術路線,采用自研“LFP+石墨”體系,通過62項嚴苛測試及多國認證,循環壽命超12000次,適配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場景。
據陳濤博士介紹,得益于314Ah儲能電池的卓越品質,2024年欣旺達儲能電池出貨量實現了飛躍增長,并強調該314Ah新品電芯已在2023年底實現量產,在2024Q1即大批量供貨400MWh級項目,量產時間在行業上屬于top3。
625Ah電芯:定義TWh 時代 “大電芯標準”
面向TWh儲能時代,欣旺達重磅推出625Ah超大容量電芯,其采用AI閃疊工藝,能量密度達426Wh/L,并實現了單電芯“精準2度電”,20尺集裝箱能量達到6.8MWh,相比314Ah電芯提升36%,同時其短刀形態可以在系統中獲得33%以上的空間利用率,為行業樹立新標桿。
陳濤博士在闡述技術突破時指出“電芯尺寸增大會帶來散熱與熱失控等多方面挑戰,但我們領先引入‘熱電分離’技術與智能視覺檢測,攻克了相應的安全難題,量產安全性與314Ah電芯一致。”據悉,625Ah電芯將于2025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及批量交付,2026年實現系統交付,未來在中東等一些特定的市場將有望快速滲透。
二、全球化戰略:應對變局,構建多元發展布局
邁入2025年,面對當前國內競爭外溢等復雜多變的貿易環境,欣旺達動力海外儲能產品研發總監魏臻博士認為“核心在于以技術創新筑牢競爭壁壘,以多元布局增強抗風險能力。”
欣旺達采取 “本地化研發+ 合規體系 + 多元市場” 組合拳,在匈牙利、泰國、摩洛哥等地建廠,形成了覆蓋亞、歐、非三大洲的制造網絡。在繼續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加快拓展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業務;并強化合規體系建設,從產品認證、數據安全到ESG標準全面接軌國際規則。
魏臻博士透露:“海外市場毛利率更高,我們通過本地化團隊與快速響應服務增強客戶粘性。”目前,欣旺達儲能業務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合作。
三、面向TWh時代,全產業鏈閉環發力
欣旺達集團(1997年成立)是全球鋰電領軍企業,其子公司欣旺達動力聚焦儲能與動力電池研發,2024年躋身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及中國儲能電芯出貨量前十。依托全產業鏈整合能力,欣旺達動力構建了從電芯、BMS到系統集成的核心技術優勢,產品覆蓋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多場景。
為應對TWh時代需求,欣旺達加速技術多元化布局:鈉離子電池及固態電池研發團隊已實現樣品試制,計劃未來幾年內量產;針對8小時長時儲能場景,開發高密度鋰電池以優化成本與性能,以滿足市場多種需求。
在全產業鏈閉環戰略下,欣旺達通過上下游閉環設計,強化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提升運營效率,降低供應鏈風險。陳濤博士表示,該布局為技術迭代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與數據支撐,加速了產品性能優化與場景適配能力的提升。
未來,公司將全面推進AI技術深度應用,覆蓋供應鏈管理、綠色低碳及產業生態合作等領域,以智能化驅動效率提升與創新突破。從技術研發到生態構建,欣旺達正以全鏈硬實力與AI賦能,引領儲能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正如陳濤博士所言:“大電芯是突破內卷,構建真正面向TWh儲能時代的必然之路。”從314Ah電芯的快速滲透,到625Ah超大電芯的量產在即;從全產業鏈閉環到AI全域賦能,欣旺達正以“技術+全球化”雙輪驅動,重塑儲能行業競爭格局。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欣旺達的每一步創新,都在為全球能源轉型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