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協鑫科技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顆粒硅平均現金成本已降至27.07元/公斤,持續領跑全球硅料行業成本控制水平。更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其碳排放指標再度實現突破性進展,持續刷新行業最低碳足跡紀錄。
據最新披露,協鑫科技旗下包頭生產基地于今年2月獲得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ADEME)權威認證,其顆粒硅產品碳足跡值降至14.441kgCO?e/kg。這一數據較2024年8月樂山基地24.913kg CO?e/kg的認證值實現42%的斷崖式下降,彰顯出協鑫科技在低碳技術領域的持續突破。
作為光伏產業鏈的“綠色心臟”,硅料環節的碳排放水平直接決定全產業鏈的低碳競爭力。協鑫科技獨創的顆粒硅工藝,憑借“低耗高產、節能高效”的顛覆性優勢,相較傳統棒狀硅工藝展現出顯著的減排效益。其特有的硅烷流化床法生產技術,通過低電耗、免破碎等特性,實現了從源頭的能耗革命。
回溯發展歷程,協鑫科技早在2021年就以37.000kgCO?e/kg的碳足跡值打破德國瓦克保持的全球紀錄,獲得行業首張ADEME碳足跡認證。如今包頭基地的數據不僅實現“三級跳”式進步,更將光伏材料的低碳標準推向新高度。
這一突破性進展具有雙重戰略意義:一方面夯實了協鑫科技“低碳排+低成本”的雙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為中國光伏產業參與全球綠色競爭提供了關鍵支撐。特別是在商務部今年1月出臺《光伏組件出口產品低碳評價要求》(低碳門檻設定為415kgCO?e/kWp)的政策背景下,協鑫顆粒硅的技術優勢正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綠色動能。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光伏產業的競爭已進入“低碳定價權”時代。協鑫科技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不僅為全產業鏈構建起低碳競爭優勢,更推動中國光伏從“制造出海”向“標準出海”的戰略升級,正在全球新能源舞臺樹立起鮮明的“中國標桿”。